供应耐热钢15CrMo特性与应用(耐热钢演示文稿.ppt)
今天给各位分享供应耐热钢15CrMo特性与应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耐热钢演示文稿.ppt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供应耐热钢15CrMo特性与应用
针对15CrMo钢的焊接性的工作特点,根据以往的经验,参照国外提供的焊接工艺卡,我们选择了两种方案进行焊接试验。
方案Ⅱ:采用ER80S-B2L焊丝,TIG焊打底,E309Mo-16焊条,焊条填充电弧焊盖面,焊后不进行热处理。
方案Ⅱ:采用ER80S-B2L焊丝,TiG焊打底。
E309Mo-16焊条,焊条填充电弧焊盖面,焊后不进行热处理。
型号CMnSiCrNiMoSPb/Mpa,%;。
E8018-B20.070.70.31.10.5≤0.04≤0.0355019;。
试件采用15CrMo钢管,规格为32525,坡口型式及尺寸见图1。
试件为水平固定位置,对口间隙为4mm,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沿园周均匀点焊六处,每处点固长度应不小于20mm。
按方案Ⅰ焊前需进行预热,根据Tto-Bessyo等人提出的计算预热温度公式:。
[C][C]x[C]p[C]p0.005S[C]x。
[C]xC(MnCr)/97/90Mo0.361。
采用氧-乙炔焰对试件进行加温,先用测温笔粗略判断试件表面的的温度(以笔迹颜色变化快慢进行估计),最后用半导体点温计测定,测量点至少应选择三点,以保证试件整体均达到所要求的预热温度。
打底层钨板氩弧焊ER80S-B2L2.411012。
盖面层焊条电弧焊E8018-B23.2585902325。
焊道名称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材规格/mm焊接电流/A电弧电压/V预热及层间温度热处理规范。
填充层焊条电弧焊E309Mo-163.290952224。
接时,层间温度应不低于150℃,为防止中断焊接而引起试件的降温,施焊时应由二名焊工交替操作,焊后应立即采取保温缓冷措施。
试件焊后按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进行的超声波探伤检验,焊缝Ⅰ级合格。
按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试验方案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韧性试验aky(J/cm2)。
抗拉强度b/Mpa断裂部位弯曲角度面弯背弯焊缝熔合线热影响区(HAZ)。
从拉伸试验结果可知,两种方案的拉伸试样全部断在母材,说明焊缝的抗拉强度高于母材;弯曲试验全部合格,说明焊缝的塑性较好。
根据表5中的冲击韧性试验结果可知,方案Ⅰ的冲击韧性明显高于方案Ⅱ,证明方案Ⅰ的焊后热处理规范比较理想,高温回火不仅达到了改善接头组织和性能目的,而且使韧性与强度配合适当。
从室温机械性能结果可知,所的两种焊接工艺方案均可用于现场施工。
方案Ⅰ采用了与母材成分接近的焊条,焊缝性能同母材匹配,焊缝应具有较高的热强性,焊缝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不易破坏。
难点是焊后热处理规范较为严格,回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及加热和冷却速度控制不当反而会引起焊缝性能下降。
方案Ⅱ采用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条施焊,虽然可以省去焊后热处理,但由于焊缝与母材膨胀系数不同,长期高温工作时可发生碳的扩散迁移现象,容易导致焊缝在熔合区发生破坏。
因此,从使用可靠性考虑,现场采用方案Ⅰ施焊为稳妥。
方案Ⅱ虽可省去焊后热处理,但焊缝在高温下发生碳的迁移扩散而导致焊缝破坏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因此,只有在焊后无法进行热处理时才慎重采用。
耐热钢演示文稿.ppt
Chapter6耐热钢和耐热合金6.1耐热钢的工作条件及性能6.2铁素体型耐热钢6.3工业炉用耐热钢6.4奥氏体型耐热钢6.5耐热合金耐热钢和耐热合金是指在高温((0.30.5)T熔点)下工作并具有一定强度和抗氧化、耐腐蚀能力的金属材料。
耐热钢按合金元素多少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在低合金结构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低合金铁素体-珠光体型热强钢;在不锈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合金专用耐热钢。
6.1耐热钢和合金的工作条件及性能一、耐热钢和合金的工作条件及性能要求工作条件:在高温下承受各种载荷,如拉伸、弯曲、扭转疲劳和冲击等;与高温蒸汽、空气或燃气接触,表面发生高温氧化或气体腐蚀。
性能要求:良好的高温强度及塑性;有足够高的化学稳定性。
二、高温强度指标蠕变钢和合金在温度和应力作用下将发生连续而缓慢的变形。
1、蠕变强度在某温度下,在规定时间达到规定变形时所能承受的应力。
2、持久强度在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断裂所能承受的应力。
3、持久寿命在规定温度和规定应力作用下断裂的时间。
三、合金元素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1、Cr、Al、Si改善钢的高温化学稳定性。
Cr、Al、Si提高FeO出现的温度,改善钢的高温化学稳定性。
钢表面氧化膜的结构:外层:Fe2O3;中间层Fe3O4;内层FeO,当FeO出现时钢的氧化速度剧增。
Cr、Al含量较高时,钢的表面出现致密的Cr2O3或Al2O3保护膜。
含硅钢中生成Fe2SiO4氧化膜,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如图7-1.Cr、Al是抗氧化的主要元素,Si辅加元素。
2、稀土金属或碱土金属提高钢的抗氧化能力,特别在1000℃以上,使高温下晶界优先氧化的现象几乎消失。
氧化膜内层贴着金属生成含W和Mo的氧化物,而MoO3和WO3具有低熔点和高挥发性,使抗氧化能力变坏。
3Fe+4H2OFe3O4+2H2当H扩散到钢中将引起脱碳,生成甲烷,并在晶界析出,引起裂缝,即氢腐蚀。
四、抗氧化和气体腐蚀能力级别腐蚀速度≤0.1mm/年:完全抗氧化;腐蚀速度<0.1-1.0mm/年:为抗氧化;腐蚀速度<1.0–3.0mm/年:为次抗氧化;腐蚀速度<3.0-10.0mm/年:为弱抗氧化;腐蚀速度>10.0mm/年:为不抗氧化。
6.2铁素体型耐热钢耐热钢按显微组织可分为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两大类。
铁素体型耐热钢:铁素体-珠光体耐热钢、马氏体耐热钢和铁素体耐热钢。
一、铁素体-珠光体耐热钢2.成分特点及合金元素作用(1)低碳,一般为0.08%0.20%。
使钢基体组织保持有大量的铁素体,利用铁素体的高熔点和组织稳定性的特点获得良好的耐热性;而且使钢中碳化物数量相对较少,钢中的珠光体不易发生球化。
使钢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如轧制、穿管、拉拔、延伸、焊接、冷弯等)。
(2)主加合金元素是Cr和Mo,辅加元素是V、Ti、Nb、W等。
提高钢的热强性的途径有固溶强化和碳化物沉淀强化。
固溶强化:W、Mo、CrW、Mo溶于基体相,能增强基体原子间的结合强度,提高再结晶温度,因而能显著提高基体的蠕变抗力。
碳化物沉淀强化:Ti、Nb、V、Mo、W、Cr沉淀强化作用:MC>M2C>M6C>M7C3;w(V)/w(C)4,w(Nb)/w(C)8,w(Ti)/w(C)3.碳和V、Nb、Ti全部结合成MC,达到最佳的沉淀强化效果。
当有剩余碳存在,就会形成M2C和M6C,其聚集长大速度高,强化效果差。
3.热处理通过热处理改变铁素体-珠光体耐热钢的组织,提高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
以12Cr1MoV为例,980℃奥氏体化后炉冷(1-6℃min):铁素体+珠光体空冷(200-500℃min):粒状贝氏体+少量铁素体和马氏体,再高温回火淬火(>600℃min):马氏体,再高温回火580-600℃持久强度:马氏体高温回火>粒状贝氏体高温回火>铁素体-珠光体;持久塑性:铁素体-珠光体>马氏体高温回火>粒状贝氏体高温回火二、马氏体耐热钢1Cr12型马氏体耐热钢低碳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虽具有高的抗氧化性和耐蚀性,但组织稳定性较差,只能做45。
TiC系耐热钢结硬质合金研究
以高钛渣和碳粉为原料,采用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多核结构的TiC增强铁基复合粉末。
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显微镜等手段检测产物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分析烧结片的电化学反应历程..。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石墨表面制备TiC涂层,并通过SEM、XRD及四探针表面电阻率测试仪研究沉积温度对TiC涂层表面形貌、组成结构及导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800~1050℃,沉积温度对TiC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导电性能影响显..。
以雾化铁粉为粘结相、TiC颗粒为硬质相,通过球磨、模压成形、真空烧结制备钢结硬质合金。
研究表明,通过1350℃真空烧结,钢结硬质合金致密化程度较好,组织和性能达到预期..。
为提高海船船员急救培训效果,文章简要分析了急救培训的现状以及常见的医..。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供应耐热钢15CrMo特性与应用的介绍了,耐热钢演示文稿.ppt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