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青铜器和周朝的青铜器的区别是什么「1个回答」
1、西周青铜器从器形之间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不一样,有很大的变化,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
2、西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伪器,或二者皆伪。
3、从纹饰之间看,由于同夏、商时代一样为陶范铸成,一范一器,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纹饰或刻痕的青铜器。
4、从铜铁合铸上看,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新材料证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这类铜铁合铸器所使用的铁都是陨铁。
5、制作方法不同,商、周时期主要使用陶质块范铸造。
6、春秋时期出现了印模制范的方法,即先制出精致的“标准化”模具,然后按各种要求反复印制组合陶范。
7、春秋中期出现了失蜡铸造法,即先用蜡制成器件模型,再用泥浆浸涂焙烤,使蜡质流失,形成泥范最后注入溶液。
8、失蜡铸造法可以铸造出极为细密精致的具有多层透雕装饰的青铜器物。
9、用途不同,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
10、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各级奴隶主必须使用和他们地位相称的礼器,青铜礼器使用的数量和规模与奴隶主地位高低成正比。
11、鼎是礼器中的主要器物,西周时代出现的列鼎制度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地位较低的士用三鼎。
12、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中日常生活用器逐渐增多,礼器便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13、纹饰不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高大厚重、古朴雄伟为特点,纹饰以饕餮、龙、凤、云雷纹等为主。
14、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以几何花纹为多,常有精美的日常生活场面、战争场面等图案,逐渐取代了神秘、恐怖的内容。
扩展资料
1、焊接,对一件出土不完整的青铜器文物首先要焊接把青铜器拼接成一个完成的器物,焊接是传统修复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是修复破碎青铜器和复原器形的主要手段。
2、需要根据青铜性质、残破和腐蚀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即“大焊”和“小焊”。首先用矬子把焊口锉平,然后焊接是用电烙铁将锡融化注入要修复青铜器上。
3、补配是传统青铜器修复技术中复原残缺部分的重要技术。
4、补配就是残缺的青铜器不完整了,根据铜器种类、形状、残缺部位,打制补配和铸造补配。
5、补配要根据青铜器的纹饰先拓下来,然后通过纹饰制作补配的器形,然后拼出一件完成的青铜器文物。
6、整形,埋藏于地下的青铜器由于墓穴崩塌、地层变化等原因造成挤压变形,出现裂缝,出土后的青铜器往往需要整形。
7、青铜器整形的方法有锤打法、模压法、锯解法、加热整形及其物理整形等。
8、文物腐蚀机理,要修复和保护好青铜器,必须对青铜器腐蚀的机理进行探讨,以利于采取正确的、有效的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铜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