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是什么材质的简单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ta-c是什么材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现在开始吧!
ta1c在化学上是什么意思
Talc(滑石)属于层状硅酸盐,是一种含水硅酸镁矿物。理论化学式3MgO4SiO2H2O,其理论化学组成为: MgO 31.68% SiO2 63.47% H2O 4.75%,天然质纯的滑石矿很少,大多数伴生有其他矿物杂质,常见的伴生矿物有绿泥石、蛇纹石、菱镁矿、透闪石、白云石等等。滑石常为白、浅绿色、微带粉红、浅灰,含杂质越多颜色越深,乃至深灰、黑色。单斜晶系,矿石呈现片状、纤维状以及致密状。珍珠光泽或油脂光泽,滑石受热时有明显的热效应,在120~200℃时失去吸附水,600℃时开始失去部分结构水,直至1050时结构水全部脱出。鉴别滑石的最好方法是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或热差分析。
钛合金(TA、TC、TB)阐述热处理工艺
钛的热处理方法
一.钛的基本热处理:
工业纯钛是单相 型组织,虽然在890℃以上有- 的多型体转变,但由于
相变特点决定了它的强化效应比较弱,所以不能用调质等热处理提高工业纯钛的
机械强度。工业纯钛唯一的热处理就是退火。它的主要退火方法有三种:1 再结
晶退火 2 消应力退火 3 真空退火。前两种的目的都是消除应力和加工硬化效应,
以恢复塑性和成型能力。
工业纯钛在材料生产过程中加工硬度效应很大。图2-26 所示为经不同冷加
工后,TA2 屈服强度的升高,因此在钛材生产过程中,经冷、热加工后,为了恢
复塑性,得到稳定的细晶粒组织和均匀的机械性能,应进行再结晶退火。工业纯
钛的再结晶温度为550-650℃,因此再结晶退火温度应高于再结晶温度,但低于
- 相的转变温度。在650-700℃退火可获得最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因高于700℃
的退火将引起晶粒粗大,导致机械性能下降)。退火材料的冷加工硬化一般经
10-20 分钟退火就能消除。这种热处理一般在钛材生产单位进行。为了减少高温
热处理的气体污染并进一步脱除钛材在热加工过程中所吸收的氢气,目前一般钛
材生产厂家都要求真空气氛下的退火处理。
为了消除钛材在加工过程(如焊接、爆炸复合、制造过程中的轻度冷变形)
中的残余应力,应进行消应力热处理。
消应力退火一般不需要在真空或氩气气氛中进行,只要保持炉内气氛为微氧
化性即可。
二.钛及钛合金的热处理:
为了便于进行机械工业加并得到具有一定性能的钛和钛合金,以满足各种
产品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需要对钛及钛合金进行热处理。
1.工业纯钛(TA1、TA2、TA3)的热处理
-钛合金从高温冷却到室温时,金相组织几乎全是 相,不能起强化作用,
因此,目前对-钛只需要进行消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和真空退火处理。前
两种是在微氧化炉中进行,而后者则应在真空炉中进行。
(一)消应力退火
为了消除钛和钛合金在熔铸、冷加工、机械加工及焊接等工艺过程中所产生
的内应力,以便于以后加工,并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应力存在而引起开裂破
坏,对-钛应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处理。消除应力退火温度不能过高、过低,因为
过高引起晶粒粗化,产生不必要的相变而影响机械性能,过低又会使应力得不到
消除,所以,一般是选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对于工业纯钛来说,消除应力退火的
加热温度为500-600℃。加热时间应根据工件的厚度及保温时间来确定。为了提
高经济效果并防止不必要的氧化,应选择能消除大部分内应力的最短时间。工业
纯钛消除应力退火的保温时间为15-60 分钟,冷却方式一般采用空冷。
(二)再结晶退火(完全退火)
-钛大部分在退火状态下使用,退火可降低强度、提高塑性,得到较好的综
合性能。为了尽可能减少在热处理过程中气体对钛材表面污染,热处理温度尽可
能选得低些。工业纯钛的退火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但低于 向 相转变的温度
120-200℃,这时所得到的是细晶粒组织。加热时间视工件厚度而定,冷却方式
一般采用空冷。对于工业纯钛来说,再结晶退火的加热温度为680-700℃,保温
时间为30-120 分钟。规范的选取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通常加热温度高时,保
温时间要短些。
需要指出的是,退火温度高于700℃时,而且保温时间长时,将引起晶粒粗
化,导致机械性能下降,同时,晶粒一旦粗化,用现有的任何热处理方法都难以
使之细化。为了避免晶粒粗化,可采取下列两种措施:
1)尽可能将退火温度选在700℃以下。
2) 退火温度如果在700℃以上时,保温时间尽可能短些,但在一般情况下,
每mm 厚度不得少于3 分钟,对于所有工件来讲,不能小于15 分钟。
(三)真空退火
钛中的氢虽无强化作用,但危害性很大,能引起氢脆。氢在-钛中的溶解
度很小,主要呈TiH2 化合物状态存在,而TiH2 只在300℃以下才稳定。如将-
钛在真空中进行加热,就能将氢降低至0.1%以下。当钛中含氢量过多时需要除
氢,为了除氢或防止氧化,必须进行真空退火。真空退火的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
与再结晶退火基本相同。冷却方式为在炉中缓冷却到适当的温度,然后才能开炉,
真空度不能低于510-4mmHg。
二.TC4(Ti-6Al-4V)的热处理
在钛合金中,TC4 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钛合金,通常它是在退火状态下
使用。对TC4 可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和固溶时效处理,退火后的组织
是 和 两相共存,但 相含量较少,约占有10%。TC4 再结晶温度为750℃。
再结晶退火温度一般选在再结晶温度以上80~100℃(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视具
体情况而定,如表5-26),再结晶退火后TC4 的组织是等轴 相+ 相,综合性
能良好。但对TC4 的退火处理只是一种相稳定化处理,为了充分民掘其优良性
能的潜力,则应进行强化处理。TC4 合金的+/ 相转变温度为980~990℃,固
溶处理温度一般选在+/ 转变温度以下40~100℃(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表5-26
所示),因为在 相区固溶处理所得到的粗大魏氏体组织虽具有持久强度高和断
裂韧性高的优点,但拉伸塑性和疲劳强度均很低,而在+ 相区固溶处理则无此
缺点。
规 范
类 型
温 度(℃) 时间(min) 冷 却 方 式
消除应力退火 550~650 30~240 空 冷
再结晶退火 750~800 60~120 空冷或随炉冷却至590℃后空冷
真空退火 790~815
固溶处理 850~950 30~60 水 淬
时效处理 480~560 4~8h 空 冷
时效处理是将固溶处理后的TC4 加热到中等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空冷。
时效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固溶处理所产生的对综合性能不利的’相。固溶处理所产
生的淬火马氏体’,在时效过程中发生迅速分解(相变相当复杂),使强度升高,
对此有两种看法:
1。认为由于’分解出+,分解产物的弥散强化作用使TC4 强度升高。
2.认为在时效过程中, 相分解形成 相,造成TC4 强化。
随着时效的进行,强度降低,对此现象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 相的聚集使强度降低(与上述1 对应)。
2. 相的分解为一软化过程(与上述2 对应)。
时效温度和时间的选择要以获得最好的综合性能为准。在推荐的固溶及时效
范围内,最好通过时效硬化曲线来确定最佳工艺(如图5-28 所示。此曲线为TC4
经850℃固溶处理后,在不同温度下的时效硬化曲线)。低温时效(480-560℃)
要比大于700℃的高温时效好。因为在高温时的拉伸强度、持久和蠕变强度、断
裂韧性以及缺口拉伸性能等各方面,低温时效都比高温时效的好。
经固溶处理的TC4 综合性能比750-800℃ 退火处理后的综合性能要好。
需要指出的是,TC4 合金的加工态原始组织对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
能有较大的影响。对于高于相变温度,经过不同变形而形成的网兰状组织来说,
是不能被热处理所改变,在750~800℃退火后,基本保持原来的组织状态;对于
在相变温度以下进行加工而得到的 及 相组织,在750-800℃退火后,则能得
到等轴初生相及转变的相。前者的拉伸延性和断面收缩率都较后者低;但耐
高温性能和断裂韧性、抗热盐应力腐蚀都较高。
四.Ti-32Mo-2.5Nb 的热处理
Ti-32Mo-2.5Nb 是稳定 型单相固溶合金,只需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处理,
退火温度为750~800℃,保温一小时,冷却方式采用空冷、炉冷均可。
五.热处理中的几个问题
(一)污染问题
钛有极高的化学活性,几乎能与所有的元素作用。在室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
起反应,生成一层极薄的氧化膜,氧化速率很小。但在高的温度下,除了氧化速
率加快并向金属晶格内扩散外,钛还与空气中的氢、氮、碳等起激烈的反应,也
能与气体化合物CO、CO2、H2O、NH4 及许多挥发性有机物反应。热处理金属元
素与工件表面的钛发生反应,使钛表面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其中一些间隙元素
还能透过金属点阵,形成间隙固溶体。况且除氢以外,其他元素与钛的反应是不
可逆的。即使是氢,也不允许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高温去除。间隙元素不仅影
响钛和钛合金的力学性能,而且还影响+/ 转变温度和一些相变过程,因此,
对于间隙元素,尤其是气体杂质元素对钛和钛合金的污染问题,在热处理中必须
引起重视。
(二)加热炉的选择
为在加热过程中防止污染,必须对不同要求的工件采取不同的措施。若在最
后经磨削或其他机械加工能将工件表面的污染层去除时,可在任何类型的加热炉
中进行加热,炉内气氛呈中性或微氧化性。为防止吸氢,炉内应绝对避免呈还原
性气氛。当工件的最后加工工序为热处理时,一定要采用真空炉(真空度要求在
110-4mmHg)或氩气气氛(氩气纯度在99.99%以上并且干燥)的加热炉中进行
加热。热处理完毕后,必要时用30%的硝酸加3%的氢氟酸其余为水,在50℃温
度下对工件进行酸洗,或轻微磨削,以除去表面污染层。
(四)加热方法
在热处理进行以前,首先要对加热炉炉膛进行清理,炉内不应有其他金属或
氧化皮;对于工件,则要求表面没有油污、水和氧化皮。
用真空炉对钛工件进行加热是防止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目前条件所
限,许多工厂还是采用一般加热炉。在一般加热炉中加热,根据需求的不同采用
不同的措施防止污染,比如:
1.根据工件的大小,可装在封闭的低碳钢容器中,抽真空后进行加热。若无真
空泵可通入惰性气体(氩气或氦气)进行保护,保护气体要多次反复通入、
排出,把空气完全排净。
2.使用涂层也是热处理中保护钛免遭污染的措施之一,在国外已取得一定的经
验。国内一些工厂也在采用高温漆和玻璃涂料作涂层。有人认为,目前对钛
所用的各种保护涂层,只能减少污染的深度,并不能完全免除污染。对每种
热处理,必须考虑允许的污染深度,选择合适有效的涂层,其中也包括热处
理后的剥离。
3.若用火焰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切忌火焰直接喷射在钛工件上,煤气火焰是钛
吸氢的主要根源之一。而用燃油加热,如若不慎将会引起钛工件过分氧化或
增碳。
(五) 冷却
钛和钛合金热处理的冷却方式主要是空冷或炉冷,也有采用油冷或风扇冷却
的。淬火介质可用低粘度油或含3%NaOH 的水溶液,但通常使用最广泛的淬火
介质是水。
只要能满足钛和钛合金对冷却速度的要求。一般钢的热处理所采用的冷却装
置对钛都适用。
手表加pvd电镀好还是纯精钢好?
PVD镀层
(1)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指利用物理过程实现物质转移,将原子或分子由源转移到基材表面上的过程。它的作用是可以是某些有特殊性能(强度高、耐磨性、散热性、耐腐性等)的微粒喷涂在性能较低的母体上,使得母体具有更好的性能!
(2)PVD涂层成分有TiN、TiC、TiCN、ZrN、CrN、MoS2、TiAlN、TiAlCN、TiN-AlN、CNx、DLC和ta-C等多元复合涂层。
手表外壳材料
(1)合金钢:一般为含铬、镍的合金钢,不锈钢,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较好,表面可电镀也可不电镀,不电镀时仅做抛光或喷砂、拉砂处理,形成不同效果的有立体感的外观效果。刮花可修。
(2) PVD涂:表面可呈金色、玫瑰金色、黑色,涂层厚度仅1~3um。工艺不好的话,可能3-5年开始变色、刮花,不能修复。
(3) k金:k金是指黄金和其它金属混合在一起的合金,因其英文是karat gold,所以简称为k金。贵金属部分,纯金为24k,但纯金太软不适合制作手表,必须混合其他金属以加强硬度,一般以银、铜和钯为主,但不管混合何种金属,纯金的比例均占75%。随着金、银与铜的比例高低,可产生五种不同色泽的材质,分别以n来表示含铜量的高低,如含铜量最高的红金以5n表示,而白金正确的说法是白色的k金。刮花可修复。
(4) 钛金属:由于在全钢手表的热潮带领下,钛金属逐渐崭露头角。其材质被称为“航空时代”金属。什么是钛金属?钛金属是在地球外壳所发现,其外观可以是光亮有光泽的金属,或是银灰色、深灰色的粉末。钛金属是一种轻巧、坚硬、耐热、耐寒的金属,表面有一层氧化膜,可防止磨损及锈蚀。刮花可修复。
(5) 包金:其表壳为不锈钢,外包一层金合金,经机械滚轧成为整体,其厚度以微米作为计量单位,1微米等于1/1000毫米。最多厚达10到15微米,一般则只有2到3微米。轻度刮花可修复
(6) 铜:在腕表中,铜是最好的东西,它廉价,且特性是极易加工,它主要应用于机芯,目前大多数机芯使用就是黄铜合金夹板。通常我们所见的机芯颜 色有黄色和白色,黄色机芯通常是镀氧化钛,白色机芯则是镀锌镍合金。
(7) 钨钛合金:先以1000帕的压力将碳化钨和碳化钛粉末压进胚件里,然后压铸模,再在特制的熔炉内以1450摄氏度的高温将其烧结为密度极高的部件,最后经过多个工序并用钻石粉末打磨后就制成了闪闪生辉的钨钛合金,耐磨性能好。
(8) 钨钢:硬度高,耐磨损,外观线条分明,光洁明亮,称为“耐磨损材质”。可以和钢复合使用,做成表壳圈口或表带、粒,增加壳、带表面耐磨蚀性和装饰性。高强度抗刮花,质重易碎。
(9) 精密陶瓷:精密陶瓷光洁、耐磨,不伤皮肤,主要成分是氧化锆,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再通过先进的加工方法,制作成精美的表壳、表带,也可通过特殊方法各种颜色,更显华丽高贵。中强度抗刮花,不足之处是易碎。
(10)复合胶:划花难修复,一般寿命8年。
所以,如果你买手表预算不高,准备用3~5年后换新,可买表面带涂层的外壳。价值较高,考虑传宗接代,还是不要买带涂层外壳的为好。
镜片材质是TAC是什么意思
”镜片材质是TAC“的意思是:镜片的材质是tac片,tac片是三醋酸纤维素,是热塑性塑料,透光率93%,密度1.23~1.34。
三醋酸纤维素的优点是环保,有吸水率高、尺寸安定性与表面特性易受到环境影响的缺点。醋酸纤维素(CA)最早于1865年由Schtzenberger发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基聚合物之一。醋酸纤维素是由纤维素原料如木材,棉花或甘蔗渣通过两步酯化制成的一种纤维素衍生物。
扩展资料:
tac片(醋酸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能:
1、醋酸纤维素(CA)是白色或透明的颗粒、片状或粉末固体,其无毒、无害且不易过敏,密度在25 C下约为1.3 g/cm3,熔点在230-300℃之间。醋酸纤维素分子链上含有大量乙酰基和羟基等极性基团,易溶于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
2、三乙酸纤维素(CTA)为高度乙酰化的纤维素(DS=2.8-3.0),是反应中几近完全乙酰化而产生的。CTA可溶于氯化溶剂,如二氯甲烷和二氯甲烷,但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例如丙酮。CTA是结晶聚合物,熔点(300℃)高于分解温度(250℃),这限制了其传统的熔融加工,例如挤出和注塑成型。
3、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衍生物中最早实现商品化生产的材料,从20世纪初开始其主要应用于飞机涂层,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纺织纤维、塑料、医用材料、光学薄膜和分离膜等领域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tac片
T A C是什么材质
TAC是一种醋酸纤维,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硬度 偏光镜片简单的说就是有效地排除和滤除光束中的散射光线的镜片,原理如百叶窗
ta|c在橡胶中起什么作用
常温下性质稳定,可长期在室温下贮存,其功能为三烯丙基,在氧化物引发下,TAIC较其它稀丙基更易于发生均聚反应,生成淡黄色透明质硬的均聚物。TAIC也可与许多乙烯类单体发生共聚反应,在空气中加热140℃以上自聚成块状均聚物。
简介:
中文名称:交联剂TAIC
中文别名: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脂;硫化剂;促进剂
英文名称:Triallyl isocyanurate
英文别名:1,3,5-triallyl-s-triazine-2,4,6(1H,3H,5H)-trione; DIAK 7; isocyanuric acid triallyl ester; Triallyl-s-triazine-2,4,6(1H,3H,5H)-trione; 1,3,5-tri-2-propenyl-1,3,5-triazine-2,4,6(1h,3h,5h)-trione; 1,3,5-triallylisocyanurate; 1,3,5-triallylisocyanuric acid; taic; 1,3,5-tri(prop-2-en-1-yl)-1,3,5-triazinane-2,4,6-trione
CAS号:1025-15-6[1]
EINECS号:213-834-7
分子式:C12H15N3O3
分子量:249.2658
结构式:
TAIC结构式[2]
质量指标:
项目
工业级
优级品
精品级
粉体
外观
淡黄色液体或结晶体
微黄色液体或结晶体
无色透明液体或晶体
白色粉末
含量
≥95%
≥98%
≥99%
≥70%
酸值
≤1.0mgKOH/g
≤0.5mgKOH/g
≤0.5mgKOH/g
色度
≤55
≤50
≤50
物理性质:
比重 1.155(30℃) 比热 0.60(40℃) 熔点 23℃-26℃(纯品)17℃-21℃(工业级) 闪点 355℃ 粘度 633厘泊(30℃) 沸点 144℃(735mmHg) 溶解度 不溶于水,微溶于烷烃,全溶于芳烃、乙醇、丙酮、卤代烃等。
用 途:
1.聚烯烃的交联和改性:4.5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稀的交联和改性,可提 高耐热性、机械强度、耐腐蚀、耐溶剂等。
2.特种橡胶的助硫化:乙丙的二元或三元胶、氟橡胶、硅橡胶、聚氨脂等特种 橡胶,用TAIC作助硫化剂进行硫化(DCP并用),一般用量为0.5-3%可显著缩短硫化时间,提高机械性能、耐磨性、耐候性和耐溶剂。
3.不饱和聚酯玻璃钢的交联剂:热压不饱和聚脂玻璃钢用少量TAIC作交联剂可显著提高耐热性和机械强度,耐热性可提高到200℃以上。
4.聚苯乙稀的内增塑剂:与TAIC进行共聚反应,可制得耐热性良好的较软制品,可根本改变普通聚苯乙稀的主要缺点。
5.中间体:TBC和TCC的中间体,也可用来合成光固化涂料,光致抗蚀剂新型耐热、耐候性涂料等。
ta-c是什么材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