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锻模具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热锻模具设计与制造)

博主:adminadmin 2022-12-26 06:24:06 条评论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热锻模具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以及热锻模具设计与制造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
钢百科 usteel.net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热锻模具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以及热锻模具设计与制造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热锻模具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热锻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的力学性能要求(2)

在拉伸曲线图上有一个特殊点,当拉力到达这一点时,试棒在拉力不增加或有所下降情况下发生明显伸长变形,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时的应力称为这种材料的屈服点。而当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变形,这部分变形被保留下来,成为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屈服点是衡量模具钢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也是最常用的强度指标。对模具材料要求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如果模具产生了塑性变形,那么模具加工出来的零件尺寸和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产生废品,模具也就失效了。

塑性

淬硬的模具钢塑性较差,尤其是冷变形模具钢,在很小的塑性变形时即发生脆断。衡量模具钢塑性好坏,通常采用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两个指标表示。

断后伸长率是指拉伸试样拉断以后长度增加的相对百分数,以表示。断后伸长率数值越大,表明钢材塑性越好。热模钢的塑性明显高于冷模钢。

断面收缩率是指拉伸试棒经拉伸变形和拉断以后,断裂部分截面的缩小量与原始截面之比,以表示。塑性材料拉断以后有明显的缩颈,所以值较大。而脆性材料拉断后,截面几乎没有缩小,即没有缩颈产生,值很小,说明塑性很差。

韧性

韧性是模具钢的一种重要性能指标,韧性决定了材料在冲击试验力作用下对破裂的抗断能力。材料的韧性越高,脆断的危险性越小,热疲劳强度也越高。对于衡量模具脆断倾向,冲击韧度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冲击韧度是指冲击试样缺口处截面积上的冲击吸收功,而冲击吸收功是指规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冲击试验力一次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冲击试验有夏比U形缺口冲击试验(试样开成U形缺口)、夏比V形缺口冲击试验(试样开成V形缺口)以及艾式冲击试验。

影响冲击韧度的因素很多。不同材质的模具钢冲击韧度相差很大,即使同一种材料,因组织状态不同、晶粒大小不同、内应力状态不同冲击韧度也不相同。通常是晶粒越粗大,碳化物偏析越严重(带状、网状等),马氏体组织越粗大等都会促使钢材变脆。温度不同,冲击韧度也不相同。一般情况是温度越高冲击韧度值越高,而有的钢常温下韧性很好,当温度下降到零下20~40℃时会变成脆性钢。

为了提高钢的韧性,必须采取合理的锻造及热处理工艺。锻造时应使碳化物尽量打碎,并减少或消除碳化物偏析,热处理淬火时防止晶粒过于长大,冷却速度不要过高,以防内应力产生。模具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应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内应力。

特殊性能要求

由于模具种类繁多,工作条件差别很大,因此模具的常规性能及相互配合要求也各不相同,而且某种模具实际性能与试样在特定条件下测得的数据也不一致。所以,除测定材料的常规性能外,还必须根据所模拟的实际工况条件,对模具使用特性进行测量,并对模具的特殊性能提出要求,建立起正确评价模具性能的体系。

对热作模具必须测试在高温条件下的硬度、强度和冲击韧度。因为热作模具是在某一特定温度下服役,在室温下测定的性能数据,当温度升高时要发生变化。性能变化趋势和速率相差也很大,如A种材料在室温下硬度虽比材料B高,但随温度上升,硬度下降显著,到达—定温度后,硬度值反而会低于材料B。那么,当在较高温度工作条件下要求耐磨性高时,就不能选用A种材料,而需选用室温下硬度值虽较低但随温度上升,硬度下降缓慢的材料B。

对热作模具除要求室主高温条件下的硬度、强度、韧性外,还要求具有某些特殊性能。

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表征钢在受热过程中保持金相组织和性能的稳定能力。通常,钢的热稳定性用回火保温4h,硬度降到45HRC时的最高加热温度表示。这种方法与材料的原始硬度有关,有资料将达到预定强度级别的钢加热,保温2h,使硬度降到一般热锻模失效硬度35HRC的最高加热温度定为该钢稳定性指标。对于因耐热性不足而堆积塌陷失效的.热作模具,可以根据热稳定性预测模具的寿命水平。

回火稳定性

回火稳定性指随回火温度升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下降快慢的程度,也称回火抗力或抗回火软化能力。通常以钢的回火温度-硬度曲线来表示,硬度下降慢则表示回火稳定性高或回火抗力大。回火稳定性也是与回火时组织变化相联系的,它与钢的热稳定性共同表征钢在高温下的组织稳定性程度,表征模具在高温下的变形抗力。

断裂抗力

除常规力学性能如冲击韧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一次性断裂抗力指标外,小能量多次冲击断裂抗力更切合冷作模具实际使用状态性能。作为模具材料性能指标还包括抗压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等。这种疲劳断裂抗力指标是由在一定循环应力下测得的断裂循环次数,或在一定循环次数下导致断裂的载荷来表征的。关于是否把断裂韧度作为冷作模具材料的一项重要处能指标,尚待研究和探讨。

抗咬合能力及抗软化能力

抗咬合及抗软化能力分别表征了模具对发生“冷焊”及承载时因温度升高对硬度、耐磨性助抵抗能力。

热疲劳抗力及断裂韧度

热疲劳抗力表征了材料热疲劳裂纹萌生前的工作寿命和萌生后的扩展速率。热疲劳通常以20℃—750℃条件下反复加热冷却时所发生裂纹的循环次数或当循环一定次数后测定裂纹长度来确定。热疲劳抗力高的材料不易发生热疲劳裂纹,或当裂纹萌生后,扩展量小、扩展缓慢。断裂韧度则表征了裂纹失稳扩展抗力,断裂韧度高,则裂纹不易发生失稳扩展。

高温磨损与抗氧化性能

高温磨损是热作模具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锤锻模及压力机模具都因磨损而失效。抗热磨损是对热作模具的使用性能的要求,是多种高温力学性能的综合体现。现在国内已有单位在自制的热磨损机上进行模具热磨损试验,收到较理想的试验效果。

实际使用表明,模具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优劣,对模具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因氧化会加剧模具工作过程中的磨损,导致模具型腔尺寸超差而报废。氧化还会使模具表面产生腐蚀沟,成为热疲劳裂纹起源.加剧模具热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因此,要求模具具备一定的抗氧化性能。

对冷作模具钢除常规力学性能外,还常要求具有下列性能:

耐磨性能,断裂抗力,抗咬合计抗氧化能力。

耐磨损性能

冷作模具服役时,被成形的坯料会沿着模具表面既滑动又流动,在模具与坯料间产生很大摩擦力。这种摩擦力使模具表面受到切应力作用,在其表面划刻出凹凸痕迹,这些痕迹与坯料不平整表面相咬合,逐渐在模具表面造成机械破损即磨损。冷作模具,特别是正常失效的冷作模具,多数因磨损而报废。因此,对冷作模具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耐磨性。一般条件下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但耐磨性与在软基体上存在的硬质点的形状、分布也有很大关系。

冷作模具的磨损包括磨料磨损、粘着磨损、腐蚀磨损与疲劳磨损。

热锻模具钢需具备哪些基本特性

HMAX系列热锻模具钢具备具备以下特点:1.红硬高、2.韧性好、3.抗冷热疲劳强、4.热导率性能高、5.淬透性强、6.机械强度高等特点。

HMAX-3新型高红硬性高强韧高耐磨模具

HMAX-3模具钢是HMAX模具钢系列之一,基体纯净、 组织均匀、是一种高性能的铬-钼-钒合金钢材,具有良好的抗热裂纹、开裂、热磨损和塑性变形能力。具有以下特点: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优异的韧性和延展性、好的抗回火性能、良好的高温强度、优异的淬透性、热处理、表面涂覆后良好的尺寸稳。

由于该产品增强了抵抗模具主要失效机理(如热龟裂、热裂纹、热磨损及塑性变形)的能力,因此能显著提高模具寿命并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适用于高要求的压铸、热锻和热挤压行业。

适用于较严苛条件下压铸(如发动机的缸盖、 缸体、 变速箱壳体、 活塞等) ; 有高抛光要求, 耐磨性要求及模次要求更高的塑胶模具; 耐磨性及抗开裂性要求更高的热挤压模具(如7系列铝合金)

HMAX系列热锻模具钢之一HMAX-4模具钢种的各项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制作受热温度较高,使用条件要求苛刻的铜合金压铸、热锻、热挤压、热剪切、热轧辊模热作模具。汽车变速箱同步器铜锥环压铸模、铜弯管接头压铸模、1/2铜闸阀体压铸模、1铜闸阀体壳压铸模、铜管热挤压模、轴承套圈热挤压模、液锻活塞模等模具比3CR2W8V模次提高3-6倍。

热锻和冷挤压产品对材料有什么要求

锻件生产对模具材料的基本要求是:在锻模工件条件(工作温度、载荷性质和“接触时间”)下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冶金质量和组织稳定性、综合力学性能、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等使用性能以及良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能。

工件温度(或称使用温度)是指模具在实际使用时的加载过程中模膛表面所达到的最高温度与卸载后至下一次加载间隙时间内模膛表面冷却降温至最低温度之间的温度。在黑色金属锻件连续生产情况下,前者的温度可以达到600℃,甚至更高,乃至引起模膛表面金属的回火和相变。从而降低模具材料的力学性能;而后者基本上保持在模体的使用温度,即250℃~350℃,长期在脉冲式的热负荷(600℃至250℃~350℃交变)作用下会引起模具材料的冷热疲劳。

冷作模具钢与热作模具钢成分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一、区别:

1、含碳量不一样:冷作模具钢的含碳量一般在1.45%~2.30%;热作模具钢的含碳量在0.3%~0.6%;

3、含铬量不一样:冷作模具钢含铬量为11%~13%;热作模具钢的含铬量根据合金钢性能不同而不同;

3、其他元素加入不完全一样:冷作模具钢多采用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例如Cr、Mo、W、V等元素的多元合金钢;热作模具钢加入的合金元素有Cr、Mn、Si、Ni、W、Mo、V等合金元素。

二、原因:

1、热作模具钢加入合金元素中Cr、Mn、Si、Ni合金元素的作用是强化铁素体和提高淬透性,W、Mo合金元素是为了防止回火脆性,Cr、W、Si合金元素能提高相变温度,使模具在交替受热与冷却过程中不致发生相变而发生较大的容积变化,从而提高其抗热疲劳的能力。

2、冷作模具钢通常在成分上以高碳为主,以满足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需要。如果为了提高模具抗冲击能力,需增加韧性时,可选用中碳钢,这时可借用热作模具钢来代替。在冷作模具钢中加入合金元素时,主要是为了提高淬透性和耐磨性,对于耐磨性要求高的模具,多采用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例如Cr、Mo、W、V等元素的多元合金钢。

扩展资料

一、由于热作模具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因此,要求模具材料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热稳定性,特别是应有高热强性、热疲劳性、韧性和耐磨性。

二、热作模具在工作时承受着很大的冲击力,模腔和高温金属接触,反复地加热和冷却,其使用条件极其恶劣。为了满足热作模具的使用要求,热作模具钢应具备下列基本特性:

(1)较高的高温强度和良好的韧性。热作模具,尤其是热锻模,工作时承受很大的冲击力,而且冲击频率很高,如果模具没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就容易开裂。

(2)良好的耐磨性能,由于热作模具丁作时除受到毛坯变形时产生摩擦磨损之外,还受到高温氧化腐蚀和氧化铁屑的研磨,所以需要热作模具钢有较高的硬度和抗黏附性。

(3)高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钢材在高温下可长时间保持其常温力学性能的能力。热作模具工作时,接触的是炽热的金属,甚至是液态金属,所以模具表面温度很高,一般为400~700℃。这就要求热作模具钢在高温下不发生热化,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否则模具就会发生塑性变形,造成堆塌而失效。

(4)优良的耐热疲劳性,热作模具的工作特点是反复受热受冷,模具一时受热膨胀,一时又冷却收缩,形成很大的热应力,而且这种热应力是方向相反,交替产生的。在反复热应力作用下,模具表面会形成网状裂纹(龟裂),这种现象称为热疲劳,模具因热疲劳而过早地断裂,是热作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热作模具钢必须要有良好的热疲劳性。

(5)高淬透性。热作模具一般尺寸比较大,热锻模尤其是这样,为了使整个模具截面的力学性能均匀,这就要求热作模具钢有高的淬透性能。

(6)良好的导热性。为了使模具不致积热过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要尽可能降低模面温度,减小模具内部的温差,这就要求热作模具钢要有良好的导热件能。

(7)良好的成形加工工艺性能,以满足加工成形的需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热作模具钢

目前最好的热锻模具材料是哪种?

目前最好的热锻模具材料是哪种,我真不知道一哥是谁,但苏州超博金属8566模具钢也许可以称之业界老二,因为它把热锻模具钢要求的耐高温性、高韧性、高硬度三者综合与平衡得比较好,至今已有近300家企业在用,比如京瓷、比亚迪、吉利等一直在使用,而且很稳定,尤其是304不锈钢高温热锻模具。

热锻模具首先是要求模具钢耐高温性好,在高温下工作,模具可以长时间保持高硬度;其次是要求韧性好,模具不能开裂;最后是硬度高,耐磨性好,模具使用寿命长。而标准牌号的热锻模具钢,如H13、3Cr2W8V、HD等,各自都有无法避免的缺陷,而苏州超博金属8566模具钢,却能比较好的融合了耐高温性、高韧性、高硬度三者,因而近年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

常规牌号的优缺点如下:

1)H13模具钢,韧性好,耐磨性适中,耐高温性能一般,工作温度超过550℃时,硬度下降很快,模具寿命短,模具钢售价便宜。

2)3Cr2W8V模具钢,钨含量高,耐高温性能好,耐磨性也强。但韧性差,模具越用越硬,模具直奔开裂而去。

3)HD是一款新型的热锻模具钢,耐高温性好,高硬度,韧性较好,如果充分发挥HD的特性,是一款很好的热锻模具钢。但HD的热处理工艺特殊,品质不容易把控,使用性能,一直无法达到模具钢研发人员和模具钢用户的期望。

常规牌号的模具钢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上,往往出现以次充好,且假货盛行。上述的几款模具钢,更无法发挥各自应有的特性。模具钢用户反映使用效果差,也就理所当然了。

嘉兴做热锻模具的曾先生,今年再次订购8566模具钢,正好借机追问曾先生,上次采购的8566模具钢,热锻S45C材料,模具寿命怎么样?曾先生说,上次采购的8566模具钢,由于S45C材料订单完成,因而没有试出结果。后来用剩余的8566,做了一套热锻304不锈钢的模具,已经打了几天。看过模具后,发现模具颜色漂亮,与我之前的模具相比,则完全不一样了。

接着他又说道,虽然没有试出具体的模具寿命数量,但以我干热锻十几年的经验,从模具颜色,就能判断这8566适合干热锻,而且效果还不错。现在又来了几套新模具,决定还是用8566模具钢。你放心下吧,这材料肯定没问题的。

模具钢用于热锻,是个没办法“说谎”的残酷现实。模具质量好不好,几千个产品做下来,就能立竿见影的区分出来。

8566纯净度高,有害杂质含量低,硫含量低至0.0005%。苏州超博金属用自己的专有技术,增加了8566的耐高温元素含量,以提高8566的耐高温性能。高纯净度和高含量耐高温合金,成就抗高温软化的性能好,俗称耐烧,也就是在高温工作时,可以长时间的保持高硬度。

苏州超博金属8566模具钢的高温强度与高速钢SKH-9相当,在高温下工作,可以长时间的保持高硬度,这个特性,很少有同行可以做到,它的使用硬度可达HRC58-60,高硬度保证了高强度和高耐磨性。8566的韧性是高速钢SKH-9的4倍,D2的两倍,正常使用下,模具不太可能开裂。

苏州超博金属8566模具钢具备热锻模具的高硬度、耐高温、高韧性三大特性,标准牌号模具钢只能仰望而无法企及。

热锻模和锤锻模有什么区别?热作模具有是什么? 还有热锻模选用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路线是怎样的?谢谢

热锻模和锤锻模都属于热锻模,也就是说锤锻模是热锻模的一种。

热作模具主要用于制造对高温状态下的工件进行压力加工的模具,如热锻模

具、热挤压模具、压铸模具、热镦锻模具等。

常用的热作模具材料为中、高含碳量的添加铬钨钼钡等合金元素的合金模具钢。对

特殊要求的热作模具有时采用高合金奥氏体耐热模具钢、高温合金、难熔合金制造。

选择模具材料是要注意:

一、模具材料的基本性能

进行模具材料选择时,必须首先考虑模具的某些基本性能必须能适应所制造的模具的

需要,在一般情况下,其中三种性能是主要的,即钢的耐磨性、韧性、硬度和红硬性。这三种

性能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模具材料的综合性能,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应用范围。

当然对于一种模具的要求来说,可能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是主要的,而另外的一种或

两种是次要的。

1. 模具材料的耐磨性模具工作时,表面往往要与工件产生多次强烈的摩擦,模具

必须在此情况下仍能保持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致于早期失效。要求模具材料既

能承受机械磨损,而且在承受重载和高速摩擦时,模具被摩擦表面能够形成薄而致密附

着的氧化模,保持润滑作用,防止模具和被加工工件的表面之间产生粘附、焊接招致工件

表面擦伤,又能减少模具表面进一步氧化造成的损伤。为了改善模具材料的耐磨性,就

要采取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处理工艺,使模具材料既具有高硬度又使材料中的碳化物等硬

化相的组成、形貌和分布合理,当然模具工作过程中的润滑情况和模具材料的表面处理,

也对改善模具的耐磨性能有良好的影响。

2.模具材料的韧性对于受强烈冲击载荷的模具,如冷作模具的冲头,锤用热锻模

具、冷镦模具、热镦锻等,模具材料的韧性是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对于在高温下工

作的模具,还必须考虑其在工作温度下的高温韧性。对于多向受冲击载荷的模具,还必

须考虑其等向性。

模具材料的化学成分、晶粒度、碳化物、夹杂物的组成数量、形貌、尺寸和分布情况:

金相组织、微观偏析等,都会对材料的韧性带来影响。钢的纯净度、锻轧变形的方向会对

横向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模具材料的韧性往往和耐磨性、硬度是互相矛盾的。因之根

据模具的具体工作情况,选择合理的模具材料,并采用合理的精炼、热加工和热处理、表

面处理工艺使模具材料得到耐磨性和韧性等综合性能的最佳配合,以适应模具的需要,

足模具材料的重要发展的途径。

3. 硬度和红硬性硬度是模具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模具在工作时必须具有高

的硬度和强度,才能保持其原来的形状和尺寸,一般冷作模具钢,要求其淬回火硬度为

60HRC 左右,而热作模具钢为45-50HRC 左右,并且要求热作模具材料在其工作温度下

仍保持一定的硬度。

红硬性是指模具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持其硬度和组织稳定性抗软化的能力,对于热

作模具材料和部分重载荷冷作模具材料,是重要的性能指标。

另外,还要根据不同模具的实际工作条件,分别考虑其实际要求的性能,如对热作模具钢要考虑其抗冷热疲劳性能,对压铸模具应考虑其耐融熔金属的冲蚀性能;对于重载

荷型腔模具应注意其等向性;对于高温工作的热作模具应考虑其在工作温度下的抗氧化

性能;对于在腐蚀介质工作的模具,应注意其抗腐蚀性能;对在高载荷下工作的模具应考

虑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疲劳强度及断裂韧度等。

二、模具材料的工艺性能

在模具总的制造成本中,特别是对于小型精密复杂模具,模具材料费往往只占总成

本的10-20%,有时甚至低于10%;而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管理等费用

要占成本的80%以上。所以模具材料的工艺性能就成为影响模具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改善模具的工艺性能,不仅可以使模具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制造,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模

具制造费用。模具材料的工艺性能,经常要考虑的有以下几种。

1. 可加工性模具材料的可加工性包括冷加工性能,如切削、磨削、抛光、冷挤压、冷拉

工艺性,热加工性能包括热塑性和热加温度范围等。模具钢主要属于过共析钢和莱氏体

钢,冷加工和热加工性能一般都不太好,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控制热加工和冷加工的

工艺参数,以避免产生缺陷和废品,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改善钢的纯净度,减少有害的杂质,

改善钢的组织状态,并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钢的工艺性能,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为了改善模具钢的切削性和磨削性,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研究向钢中加入适量

的硫、铅、钙、稀土金属等元素或导致模具钢中碳的石墨化的元素,发展了各种易切削模

具钢。以后发现有些易切削元素加入以后,会在模具钢中生产一些有害的夹杂物(如硫

化铁等),会使钢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横向的塑性、韧性下降,于是又在精炼后期对钢水进

行变性处理,通过加入变性剂(如(SiCa,稀土元素等),形成富钙硫化物或稀土硫化物使硫

化物球化,抑制了硫对钢的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保留和发挥了其对钢的可加工性和磨

削性的有利作用,使易切削模具钢得到进一步地发展。

有些模具材料,如高钒高速钢、高钒高合金模具钢的磨削性很差、磨削比很低,不便

于磨削加工,近年来改用粉末冶金生产,可以使钢中的碳化物细小、均匀,完全消除了普

通工艺生产的高钒模具钢中的大颗粒碳化物,不但使这类钢的磨削性大为改善,而且改

善了钢的塑性、韧性等性能,使之能在模具制造中推广应用。

有些模具对表面粗糙度要求很低,如要求镜面抛光的塑料模具和一些冷作模具。就

要采用抛光性能很好的模具材料,这类钢种往往要采用电渣重熔或真空电弧重熔等工艺

进行精炼,得到高纯净度的钢材,以适应镜面抛光的要求。

皮纹加工性:有些塑料制品要求制造有皮纹、装饰性图案或文字花样的表面,为了生

产这些制品,就要求在压制这些制品的模具表面加工出相应的清晰的花纹、图案来。而

加工这些图案、皮纹一般是采用化学蚀刻工艺,要求模具材料要能适应这种化学蚀刻工

艺,蚀刻以后,能够在模具表面得到图案清晰、纹理清楚的皮纹和图案。

铸造工艺性能:为了简化生产工艺,国内外近年来致力于发展采用铸造工艺直接生

产出接近成品模具形状的铸造毛坯。如我国已经研究采用铸造工艺生产一部分冷作模

具、热作模具和玻璃成形模具。相应地发展了一些铸造模具用钢,对这类材料要求具有

良好的铸造工艺性能,如流动性、收缩率等。

焊接性:有些模具要求在工作条件最苛刻的部分堆焊接特种耐磨或耐蚀材料,有些

模具希望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堆焊工艺进行修复后重新使用。对这类模具就要求选用焊

接性好的模具材料,以简化焊接工艺,可以避免或简化焊前预热和焊后处理工艺,更好地

适应焊接工艺的需要,相尖地发展了一批焊接性良好的模具材料。

冷变形性:为了简化工艺,提高模具的制造效率,对批量生产的型腔模具,有些采用

冷挤压工艺压制型腔,用淬硬的凸模将模具的型腔直接压制出来,要求模具材料具有良

好的冷变形性能,如塑料模具钢中的低碳低硅钢就具有良好的冷变形性能。

2. 淬火温度和淬火变形为了便于生产,希望模具材料的淬火温度范围要宽一些,

特别是有些模具要求采用火焰加热局部淬火时,难以精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就要求模

具钢能适应较宽的淬火温度范围,模具在热处理时,要求其变形程度要小,特别是一些形

状复杂的精密模具,淬硬以后难以修整,就对淬回火的变形程度要求更为严格,应该选用

微变形模具钢制造。

3.淬透性和淬硬性淬硬性主要取决于钢的碳含量,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钢的化学成

分、合金元素含量和淬火前的组织状态。对于大部分要求高硬度的冷作模具,对淬硬性

要求较高;对于大部分热作模具和塑料模具,对于硬度的要求不太高,往往更多地考虑其

淬透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大截面深型腔模具,为了使模具的心部也能得到良好的组织和

均匀的硬度,就要求选用淬透性好的模具钢。另外对于形状复杂、要求精度高又容易产

生热处理变形的模具,为了减少其热处理变形,往往尽可能采用冷却能力弱的淬火介质

(如油冷、空冷、加压淬火或盐浴淬火),就需要采用淬透性较好的模具材料,以得到满意

的淬火硬度和淬硬层深度。

4.氧化脱碳敏感性模具在加热过程中,如果产生氧化、脱碳现象,就会改变模具的

形状和性能,影响模具的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招致模具早期失效。

有些钼含量高的模具钢,由于容易氧化、脱碳,有一段时间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直到

热处理工艺装备发展以后,采用特种热处理工艺(如真空热处理,可控气氛热处理、盐浴

热处理等)以后,能够避免氧化、脱碳,这类模具钢,才顺利得到推广应用。钼基合金虽然

具有极为优秀的高温性能,但是由于在高温下极易氧化,严重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至于加工路线要具体到哪套模具哪个工件订制加工路线了

关于热锻模具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和热锻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钢百科 ustee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