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618一胜百模具钢618塑胶模具钢(不同热冲压模具钢的性能比较)

博主:adminadmin 2022-10-10 22:30:05 条评论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供应618一胜百模具钢618塑胶模具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不同热冲压模具钢的性能比较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导读目录:1、供应618一胜百模具钢618塑胶模具钢2、不同热冲压模具钢的性能比较3、模具钢棒锻件供应618一胜百模具钢618塑胶模具钢关...
usteel.net

今天给各位分享供应618一胜百模具钢618塑胶模具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不同热冲压模具钢的性能比较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供应618一胜百模具钢618塑胶模具钢(不同热冲压模具钢的性能比较)

1、供应618一胜百模具钢618塑胶模具钢

2、不同热冲压模具钢的性能比较

3、模具钢棒锻件

供应618一胜百模具钢618塑胶模具钢

  关键字:618,618模具钢,618钢板,618钢棒,618钢卷,模具钢618塑胶模具钢。

  模具钢大致可分为(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3类,用于锻造、冲压、切型、压铸等。

  由于各种模具用途不同,工作条件复杂,因此对模具用钢,按其所制造模具的工作条件,应具有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足够的韧性,以及高的淬透性、淬硬性和其他工艺性能。

  由于这类用途不同,工作条件复杂,因此对模具用钢的性能要求也不同。

不同热冲压模具钢的性能比较

  根据表1所列的化学成分,利用ThermoCalcS软件和TCFe7数据库进行热力计算。

  根据化学成分和热处理条件,采用JMatPro9.0软件模拟不同材料的性能。

  热处理的硬度结果采用洛氏硬度试验(HRC)进行测定。

  选择代表性的热处理条件用于力学和物理性能的表征。

  热导率的测定包括:密度(浮力法,膨胀计),比热容(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温度传导率(激光闪光分析),均取决于温度。

  根据ASTMG65-15标准,磨粒磨损试验采用了干石英砂(GL23,粒度150-425μm)作为磨粒,试验按照标准的A法进行,通过测定体积损失得到结果,借助ASTMG75-15装置,试样采用标准化泥浆(150gAl2O3,“F220”,晶粒尺寸45–75μm和150gH2O)进行试验,产生了体积损失,并选择性地计算SAR值(Miller试验)。

  此外,采用单边薄带拉拔试验考察了摩擦和磨损行为。

  首先薄板在外燃炉930℃的条件下进行奥氏体化,该试验装置有一种可移动加热滑轨,从而使得在试验过程中实现主动温控。

  利用液压缸施加法向力和牵引力,利用摩擦夹片模拟模具并施加接触压力,有关试验装置的更多详情可以参考Schwingenschlogl等人的研究。

  作为工件材料,采用了AlSi镀层的22MnB5钢薄板(厚度1.5mm)。

  后者施加了150gm-2作用力,从而产生了25μm的平均厚度。

  薄带拉拔试验在恒定压力5MPa和50mms-1的拉拔速度下进行。

  而且考察了两种不同的工件温度(530℃和600℃)。

  随着温度高于700℃,在模具表面出现了明显的拉毛(galling),从而造成了薄带的塑性变形。

  因此,摩擦系数可能不再是一种可靠的测定方式。

  在试验过程中,接触时间长,相对距离长和恒定高温就会造成严重的拉毛现象。

  不过,530℃和600℃的温度条件似乎与成形过程相关,这是因为马氏体在425℃左右出现,标志着成形过程的实际极限。

  薄带拉拔试验后模具表面采用高精度粗糙度测量仪(PerthometerMarSurfXR20)和共聚焦显微镜(NanoFocusμSurf)进行测定和观察。

  在合金开发上,Thermo-CalcS软件计算热力学平衡就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将参比试样SKD11的相图与特殊模具钢2999和1.2383进行比较。

  考虑到特殊的C含量(表1),可以推断,硬化温度、奥氏体和未溶碳化物的显微组织(SKD11和2999的富Mo碳化物M2C,2999的碳化物M6C以及1.2383的富V碳化物MC)都会阻止不理想的晶粒长大。

  由于合金系统不同,在回火过程中,析出物经过淬火,碳化物的类型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对于淬火后马氏体基体的合金化元素含量,硬化温度的奥氏体组分就可以提供相关信息。

  由于合金化系统不同,1.2383呈现出最低的合金化元素含量,这有利于物理性能。

  在回火过程中,甚至在碳化物析出后,随着Cr、Mo、V和C等碳化物形成元素从基体中耗尽,而保留了Ni和Mn,这种差异应该还会继续保持。

  实验室合金的热力学计算显示,在奥氏体组分和碳化物形成元素的调节量方面,实验室合金处于传统热作模具钢和1.2383之间。

  在硬化温度时,它们的显微组织由奥氏体和富V的MC碳化物组成。

  采用JMatPro软件,不同合金试样的淬透性通过模拟Jominy试验计算。

  由于Cr和Mo的含量更高,传统热作模具钢具备更优秀的淬透性,而实验室合金呈现出更高的淬火硬度,这归因于C含量较高,而且与1.2383相比,硬度降幅更小。

  所有合金都呈现出细微晶粒的马氏体基体,但实验室合金中,少量的大尺寸VC清晰可见,这是因为C含量更高,同时缺少ESR。

  所有合金的二次硬化行为证实2999和实验室合金的硬度高于参比试样SKD11,这是因为C含量的增加。

  1.2383的硬度更低,很可能是由于替代性合金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更弱。

  不过,由于回火碳化物的析出,特别是富V的碳化物会使得1.2383的硬度显著增大,从而使得最大硬度值略微低于SKD11。

  而且在较高的回火温度下,硬度的下降不太明显,这显示出显微组织的稳定性很可能归因于MC碳化物。

  如前所述,为了进一步表征,选择特殊的热处理条件使硬度值达到52±2HRC。

  此外,实验室合金在低温条件下回火,从而使得硬度为61±1HRC。

  众所周知,钢材的热导率在于电子、声子和磁特性,而磁特性的影响最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如果发生散射,可以借助电子、声子控制热导率。

  不同热处理温度条件下合金的热导率显示,由于化学成分的变化,1.2383的硬度值高于传统热作模具钢SKD11,而在整个温度范围内,2999的硬度水平变化不大。

  620℃回火后1号和3号模具的热导率略高于参比试样,虽然不及1.2383,但远高于SKD11。

  低温回火后,实验室合金在室温下的热导率约为20WmK-1,而SKD11的室温热导率更低一些。

  这是因为高温回火过程中产生了碳化物的析出,从马氏体基体中消耗了合金化元素。

  620℃时2号模具的热导率较低,这是因为合金化元素的含量高于1号和3号模具(表1),不过,由于合金化元素含量低于参比试样,因此,预期热导率会更高,这需要深入的研究。

  根据ASTMG65标准进行磨损试验,在这种试验装置中,采用了尺寸较大的SiO2磨粒,其硬度约为1000HV,参比试样SKD11的体积损失最大。

  与之相反,2999、1.2383和620℃回火的实验室合金则非常相似,抗磨粒磨损性显著增大。

  正如预期的一样,较低的回火温度产生较高硬度,进而减少了磨损的出现,如1号模具所示,在研究的合金对象中体积损失最低。

  根据ASTMG75标准进行磨损试验,采用了含水泥浆,与ASTMG65相比,硬度更高(约2000HV),而且磨料Al2O3颗粒更细小,在两种热处理条件下,实验室合金在这种试验装置中都表现出较高的抗磨粒磨损性,而2999、1.2383和SKD11的表现非常相似,体积损失显著增加。

  因此,这些结果证实,高硬度并非高耐磨性的唯一标准,也需要考虑显微组织(例如:碳化物的尺寸、类型和含量,以及磨料颗粒的的尺寸、类型和含量)因素。

  不过,在细微显微组织的情况下,并不能直接测定单相的性能。

  图1显示的是,根据ASTMG75(a-d))和ASTMG65(e-f)等标准进行试验后,不同模具钢磨损表面的SEM图像。

  正如预期的一样,在ASTMG65标准的情况下,更大的磨粒可以产生更宽的沟槽。

  而且借助EDS光谱可以确认碳化物析出的差异。

  虽然SKD11(图1(a),(e))主要含有富Mo的M2C碳化物(硬度约为1800HV),而2999图1(b)的显微组织则显示出富Mo的M6C碳化物(硬度约为1500HV),在1.2383和实验室合金图1((c),(f)和(d))中主要出现了富V的MC碳化物,其硬度可显著增大至3000HV。

  在任何情况下,大多数碳化物都明显小于磨料颗粒。

  因此,在粘着磨损的情况下,碳化物的个体硬度显得不太重要,因为碳化物会完全处于犁沟状态。

  不过,本研究中,所有磨损试验都采用了疏松颗粒,因此,单相的性能(如碳化物的尺寸、分布和硬度以及马氏体基体的硬度)对于抗磨粒磨损性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举例来说,如果基体的硬度较高,同时具备足量细微弥散的小尺寸碳化物(这也意味着“自由”基体与碳化物之间的距离较短),那么就可以有效对抗较大尺寸颗粒的磨损。

  通常来说,由于碳含量较高,以及MC碳化物(尺寸甚至更为粗大)细微弥散,通过增大马氏体基体的硬度,就可以改善实验室合金的耐磨性。

  根据ASTMG75标准进行试验,2999的M6C碳化物比Al2O3更软一些,因此,尽管含量较高,却并不具备耐磨性(图1(b))。

  与之相反,SKD11M2C的硬度略低于磨粒,而1.2383的MC则更硬一些。

  根据这种趋势,与1.2383相比,SKD11的碳化物似乎更为粗大。

  而且如前所述,由于固溶强化作用,SKD11的马氏体基体的硬度应该更高。

  因此,SKD11质量损失小于1.2383。

  不过,在ASTMG75的情况下,SKD11、2999和1.2383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

  与之相反,ASTMG65标准进行试验时,含有尺寸更大,但更软的磨料SiO2颗粒,尽管尺寸不同,所有碳化物都会产生耐磨性。

  不过,SKD11中出现了脆性断裂,并由磨料颗粒产生了压痕(图1(e)),从而使得质量损失更大,从而降低了耐磨性。

模具钢棒锻件

  土耳其枪械制造商Canik多年来推出的TP9系列手枪,凭借聚合物套筒座,击针平移设计,以及丰富的配件,合理的价格,成功占领欧美民用市场。

  TP9系列包括11种型号,其中有全尺寸的SFxMod.2,套筒两侧有开孔,以减轻活动部分重量减小可感后坐力;紧凑型的“精英战斗(EliteCombat)”,配备枪口螺纹,可以根据需要或枪口装置。

  此次针对TP9系列的测试,专门选择了这两款手枪具有代表性的型号SFxMod.2和“精英战斗”。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供应618一胜百模具钢618塑胶模具钢的介绍了,不同热冲压模具钢的性能比较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ustee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