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4cr13圆棒(40Cr模具钢激光熔覆层组织及性能分析)
今天给各位分享批发4cr13圆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40Cr模具钢激光熔覆层组织及性能分析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批发4cr13圆棒
H13模具钢用于制造冲击载荷大的锻模,热挤压模,精锻模;铝、铜及其合金压铸模。
X6CRMO17-1模具钢材5CrNiMo3Cr13Mo3Cr134Cr5MoSiV.。
除油剂DL-CY100低温特效除油、脱脂王本品系德国技术,替代传统的高温碱除油和中温除油。
40Cr模具钢激光熔覆层组织及性能分析
图1所示为熔覆层在金相显微镜下不同倍数的微观组织,可以看出熔覆层质量较好,组织较为致密。
由图1(a)可见,熔覆层分为3个部分:表面层、熔覆层中部和靠近结合区的熔覆层底部。
靠近结合区白亮带区域主要为等轴胞状晶,并且掺杂着少量的柱状树枝晶,白亮带右边区域为热影响区,熔覆层的组织形态、排列方式主要与金属液相的流动(对流)有关。
熔覆层和热影响区的组织截然不同,热影响区的组织比较粗大、单一,形状大多为无规则的多边形,主要为残余奥氏体。
在整个熔覆过程中,热影响区发生淬火,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过快,并且部分合金元素进入热影响区,导致奥氏体来不及发生马氏体转变而残留下来形成残余奥氏体。
热影响区残余奥氏体能提高组织的整体强度和韧性,缓解应力集中,防止裂纹源的产生和扩展,熔覆层的组织则小的多。
图1(b)和图1(c)分别为不同倍数下靠近白亮带的组织,由图1(b)和图1(c)可见,越靠近白亮带,胞状晶越密集;熔覆层中部组织种类较多,包括柱状树枝晶和胞状晶,其中以柱状树枝晶为主。
图1(d)为熔覆层中部组织,可以看出其组织形态比较复杂,排列整体上较杂乱,局部较为整齐。
图2所示为熔覆层的XRD图谱,由图2可见,熔覆层主要由Cr0.03Fe0.97、CoFe15.7、Cr-Fe和CrFe7C0.45等相组成。
由于成分中C含量和Co含量增加,生成了CrFe7C0.45和CoFe15.7等硬质相,弥散分布于熔覆层中,明显提高熔覆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图3所示为熔覆层从表面沿基材方向的硬度分布曲线,熔覆层厚约2mm,每2个点之间的间距为0.2mm。
由图3可见,熔覆层硬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最靠外的某个点处(大约距离熔覆层表面0.1mm),随着熔覆层越深,显微硬度呈下降的趋势,当显微硬度值降到一定时,略微上升,随后硬度值大幅度下降,最终降到一个稳定值,即基材的硬度值。
熔覆层硬度值呈现上述分布趋势是由于熔覆层表面与空气接触,在凝固过程中散热快,过冷度大,因而形成的组织细小,致密度高,硬度也高;沿着熔覆层向里,过冷度相对较小,形成的组织晶粒较大,硬度也相对较低,当熔覆层靠近基材的时候,大量的热量通过基材散失,使得硬度值增大。
热影响区的硬度值也不一样,靠近熔覆层的硬度值大于靠近基材的硬度值,整个热影响区的硬度值均大于基材,因为在熔覆过程中,基材吸收了大量的热量,随后又快速冷却,起到了淬火的作用,且40Cr基材淬透性较好,故热影响区的硬度值大于基材硬度值。
熔覆层整体的硬度值波动不大,说明熔覆层的组织比较均匀,质量较好。
40Cr表面熔覆层的硬度很高,因为合金粉末中含有大量的Cr元素,Cr与其他合金元素形成固溶体产生固溶强化,加上熔覆层快速凝固产生的细晶强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熔覆层的硬度。
基材维氏硬度约294HV,熔覆层显微硬度平均值为733.47HV,硬度最大值为767.42HV,最小值为705.12HV,熔覆层硬度约为基材硬度的2.5倍。
一胜百VIKING模具钢与一胜百A
ASSAB88是铬、钼、矾、合金工具钢,具有下列特性:。
它具有耐磨粒及粘着磨耗之综合强度并同时具有优良的抗崩角能力。
且高温回火后仍具有高强度(HRC60以上)。
这意味着可在高强度基体上进行氮化或PVD等表面处理。
另外,对于硬度在HRC60以上的复杂形状模具,可在相当厚的模具上进行线切割(WEDM)加工,并可大大降低此类模具线切割的开裂风险。
ASSAB88常被推荐用作需要抗混合磨损或者抗磨粒磨损及抗崩角能力强的中等寿命模具钢材。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批发4cr13圆棒的介绍了,40Cr模具钢激光熔覆层组织及性能分析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