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 冷作硬化 硬度,硬化层硬度计算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不锈钢 冷作硬化 硬度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不锈钢 冷作硬化 硬度的知识,包括硬化层硬度计算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一、210不锈钢冷作硬化后的硬度变化
1、通常,不锈钢可以分为三个硬度状态:软、半硬和硬。这些硬度状态可以通过冷、热加工等加工方法来实现,冷加工可以使不锈钢变得硬而脆,而热加工则可以使其变得柔软而韧性增加。
2、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度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 简介 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
3、这种情况会变硬。不同硬度不锈钢冷拉的话,本身表面的硬度就会变硬的,冷拉是高温加工后在均匀拉长的,外表面高温以后硬度就会变高的,硬度的变化和含碳量有关系的,4系列的用淬火增加硬度比较明显。
4、钢材经过这种加工后,长度增加,直径缩小,弹性极限上升至相当于原材料强化阶段,大大提升了材料的弹性极限。并且使应变率降低,提高了材料的刚度。
5、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施加相同的冷作硬化加工变形,分别加热到1050℃、950℃、850℃热处理后保温10min,然后以相同冷速冷却下来,金相组织和晶粒度评级结果见图2。
6、这些都会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减少表面层金属变形的塑性,称为冷作硬化。 金属材料——不锈钢在生活中的用途 不锈钢在日常生活中,是制作各种厨房家用电器的主流材料。
二、不锈钢304固溶处理温度
1、敏化处理是指已经过固溶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在500—850℃度加热,将铬原子从奥氏体中以Cr23C6碳化物的形式沿晶界析出,造成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界腐蚀敏感性增强,这就是敏化处理。
2、固溶处理温度选择为1000℃-1100℃,冷却介质为空气或水。 由于304不锈钢管的敏化温度为450℃-80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304不锈钢管成分中的Cr容易和聚集在晶界处的C原子结合形成碳化物Cr23C3,从而导致晶界处贫Cr。
3、固溶热处理温度选择为1000-1100,冷却介质为空气或水。由于304不锈钢管的升降温为450-80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304不锈钢管成分中的Cr容易与聚集在晶界的C原子结合形成碳化物Cr23C3,导致晶粒不良边界Cr。
4、恢复不锈钢固有的耐腐蚀性。 由于碳化物沉淀和冷加工导致的晶格缺陷,导致304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降低。固溶处理后,钢管的耐腐蚀性恢复到良好的状态。对于304不锈钢,固溶处理的三个要素是温度,保留时间和冷却速率。
5、在相同固溶处理和敏化温度区间保持相同时间条件下,304不锈钢在700~750℃之间晶间腐蚀敏感性较大。 3EPR法测量Ir/Ia评价 EPR法测定E-J曲线类型如图7所示。
6、304奥氏体不锈钢试块进行1050C保温30min固溶处理,分别在水中和在空气中冷却。结果发现得出组织均为单相奥氏体,水中冷却不锈钢硬度更高,说明水冷后获得更大的内应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