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的生活让我更珍惜体制内的工作

作者:晴朗同学
来源:北辰遴选(ID:beichenlinxuan)
很多年后,那种我觉得噩梦般的生活依然在困扰着我,对我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造成很不好的影响,然而再黑的黑夜也会迎来黎明,再长的坎坷也会出现平路,我们终将上岸,晴空万里。
为了逃离钢铁厂,我选择进入体制内
大学刚毕业时,我去了一家钢铁厂工作,钢铁厂高度二氧化硫的味道以及嘈杂的声音让我难以忍受,但最终让我换工作的原因是夜班,于是我辞职换了工作来到电子厂。
电子厂的工作环境相对与钢铁厂干净很多,工资待遇高了不少,年收入将近10万,主要是做数据库和机器调试维修。
但是在电子厂上班时间很长,基本上一天14小时以上,老板请的人少,可事情却多的做不完,经常加班到2-3点,成了真正的社畜,工资也不会规范下发。被逼无奈之下只好辞职考公务员了。
在工厂被社会毒打之后,于是辞职全力备考公务员。考上公务员后便来到了乡镇基层单位,当时觉得只要离开工厂就行,没有更多的想法。
来到乡镇之后,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相比在工厂24小时连轴转的状态,确实好了不少。
我和妻子同县异地,在不同乡镇,因为乡镇基本上一年到头不放假,晚上和周末都在加班中度过,而且我们夫妻也没什么路子去县城,县城也从没有遴选,被逼之下只能参加区里、市里、省里的遴选。有幸最后上岸进入了省直单位,有更多时间用于家庭。
过往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体制内的生活
我出生在农村,考上公务员后被分到基层单位,相当于又回到了农村。小时候我一直是“小村做题家”,我小学初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到了高中进城读书才意识到世界之大,成绩变得一般般,高考考了普通一本,在我们山村已然是不得了的事情。
我家庭氛围很好,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偶尔去工业园务工,父母教会我的就是诚实、勤奋,所以他们早出晚归,也有良好的家风。唯一不足的是父亲喜欢酗酒和打麻将,也因此经常和母亲发生争执,考上大学后父亲不再打麻将了,但是酗酒是日常,现在如果父母之间有争吵,也必然是前一天父亲发了酒疯。
鉴于上述成长经历,我厌恶喝酒,看到酒就如临大敌,在工厂上班,领导要喝酒不得不喝,毕竟工资在领导手里,但是进入体制内后,没有沾过一滴酒,体制内查喝酒查的很严,这也是我坚持留在体制,对体制内的生活倍加珍惜的重要原因。
在体制内工作幸福感更强
对于体制内很多人来讲,这就像是一座围城,城内的人想着出去,城外的人想着进来,乡镇基层生活也经常被诟病,但有了过往的经历,不管是在乡镇还是在现在的省直单位,我都过得很满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晚上可以睡。工厂半夜倒班的生活让我心脏和精神状态至今都不是很好,留下了一定的阴影和后遗症。进入体制内后,我的睡眠得到了改善,身体情况也好了很多,相比之前状态也要好一点。
二是稳定的生活。吃饭和住房问题不用担心,在乡镇工作有宿舍,在省直单位时候有单位的公租房,工资很稳定,按时发放不拖欠。即时现在也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但我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受疫情影响,有多少单位能够按时按标准发放工资呢?
三是环境的优质。体制内单位同事周围普遍素质比较高,没有工厂乱七八糟的事情,当然我没有贬低工厂的意思,毕竟我们鼓励大家当工程师,也尊重平凡岗位上的每一个劳动者,只是个人对那段经历有阴影。
遴选中我也曾迷茫过
选择遴选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对上升的渴望,我曾经错过了2次提拔,这不能怪领导同事,毕竟职数不够,再加上家庭的原因,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遴选考试上面。
备考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备考时候,唯一的困境就是不知道怎么复习,很久没有看书,完全懵逼,看不懂题型。考公务员的时候完全是凭借运气考上的,毕竟那时候乡镇岗位还没现在这么卷,所以备考遴选的时候刚开始处于混沌状态。
对公务员这个职业的一些见解
对于公务员的理解,我认为真的要守好初心,不是空话大话,这是我从小农村的生长环境和基层多年经历告诉我的,即使到了省直,我也不会忘记,毕竟作为农二代,和农民血浓于水。
在媒体上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名人脱离实际的发言,就觉得他们应该来农村锻炼一下,就像是之前的“三下乡”,现在各种驻村工作队也是有利于干部成长的,选调生一般上班后最少在基层锻炼2年,这也是利于社会、利于农村、更利于他们自己成长的。
同时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无愧于这个职业,无愧于自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守本分。把自己份内的业务做好是基础,不必谈高大上的东西,份内的事情能够做好便合格了。见过很多拖拖拉拉给企业或者群众办业务的,后面都受到了处理,可见现在国家也比较重视作风这块。
二是敢担当。遇到难题,该挺身而出就要挺身,现在处于疫情期间,见过很多主动参与一线防疫的干部,非常感动,我也就地转为志愿者参加了一段时间社区的防疫工作,非常辛苦却是值得的,毕竟活着一辈子,在干好份内事情的基础上也要力所能及做些勇敢的事情。
三是有目标。不能过上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日子,更不能做“庸官”“懒官”。时代在不断发展,没有目标很容易被淘汰。要定好目标,这个月想什么、学什么、做什么。当组织安排棘手的任务时,也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尤其是现在社会纷繁复杂,很多事情的处理面是多样的,制定政策和解决问题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情,这就需要有目标地学习、有目标地工作。
未来事业的规划
一是参加司法考试。体制内很多人都会参加,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在备考过程中也可以增加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二是考在职博士。计划每天早起背单词,另外计划借调研之机发几篇论文,为申请博士做准备,毕竟学无止境,当然没考上也不后悔。
三是参加马拉松比赛。大学时候在马拉松比赛多次拿过奖,而且跑过100公里以上的,没能走上职业道路,被工厂的生活蹉跎之后身体不算很好,现在告别了乡镇,晚上可以散步甚至跑步,希望这几年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不求得奖、只求完赛。
工作之余最早的爱好是跑步,但是身体不好,后面改成散步。所以虽然经常加班,但还是撑过了这么些年,感谢工作之前跑步的每一天。也希望大家保重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多锻炼身体没有坏处。在乡镇上班时候主要是偶尔和同事打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到省直之后反而单调了些,只是散散步,但比较规律,每天都坚持步行。
除此之外,工作之余写了一些水平不高的诗歌,赚取了不多的稿费,毕竟这个时代不能靠诗吃饭,不过也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写作能力,对遴选笔试也有帮助。
考试之前,有幸看了一本党史相关的书,刚好考试就考到了党史相关的题目,于是用到了其中的素材。在乡镇值班的夜里,基本上是看书度过的,我胆小,怕jiwei查岗,不敢玩电脑手机。有一次我拿着一本上级下发的思想教育类的书在翻看,刚好一把手路过,以为我在看小说,她直接抡起书来准备提醒我遵守纪律,结果发现不对劲,她很意外,一般值班的人都是偷偷在刷短视频或者电脑打游戏,所以赞叹了一番后离去。
有的爱好其实可以支撑遴选考试,比如爱做题、爱写文章,如果没有,可以慢慢培养,毕竟短暂的爱好也是爱好。祝福大家能够在2022年圆梦北辰。
对正在备考的学员说的话
每次遴选都是一次“抽奖”的过程,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试用、政审、转正等每个环节都有掉队的人。所以,保持平常心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把刷题当成一种习惯,相信日复一日的你终会在北辰成功上岸。别急,该来的都会来。
END
推荐公众平台:北辰遴选
权威的遴选资料
时效的遴选咨询
实用的考试技巧
还偶尔吐槽下公务员圈那些事
遴选考试是一段孤独的人生旅程
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你的理想和痛苦
北辰遴选把众多有学习精神的人
聚集在一起
让遴选从此不再孤独!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