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钢厂搬迁、退出!老首钢、老重钢、老广钢旧址如今现状如何?

博主:adminadmin 2022-04-21 22:52:09 条评论
摘要:在中国百年近现代的工业发展史上,产生了很多钢铁企业,灿若星辰、熠熠生辉!钢铁行业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钢铁企业发展的变迁记录。在钢铁企业风云变幻的发展进程中,有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经历了风浪历久弥新,有的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伴随着钢铁企业的发展,每一家钢厂、矿厂等工业基...

  在中国百年近现代的工业发展史上,产生了很多钢铁企业,灿若星辰、熠熠生辉!钢铁行业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钢铁企业发展的变迁记录。

10家钢厂搬迁、退出!老首钢、老重钢、老广钢旧址如今现状如何?

在钢铁企业风云变幻的发展进程中,有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经历了风浪历久弥新,有的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伴随着钢铁企业的发展,每一家钢厂、矿厂等工业基地也承载了数代人的梦想和回忆!在时代发展、产业升级、产能退出等多种因素的纵横交织下,许多工业基地逐渐废弃,这些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工业遗址如何逃脱被时代淹没的命运?在文化与旅游的加持下,有的工业遗产又焕发了新的活力,而有的工业遗址也正在走向新的发展!

  北京石景山首钢集团工业遗址

  北京石景山首钢集团工业遗址,坐落在京西永定河边。从1919年北洋政府筹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从最初的石景山炼铁厂,到石景山钢铁厂,再到首都钢铁公司,最终更名为大家熟知的首钢总公司。它在我国炼钢史上都占了重要位置。作为中国大型钢铁集团之一,高峰期拥有员工20万人。

  北京申奥成功后,为了改善北京整体生态环境,2010年底,首钢石景山园区全面停产,10万首钢人用5年时间把钢铁产业从北京搬迁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而位于北京西部的这片土地则变成了一座大型城市废墟,搬迁后只剩下安静的机器和布满层土的屋子,空空荡荡。

  而如今,在美丽中国大的建设浪潮中,首钢老厂区逐渐改造为以钢铁工业文化遗存为特色的主题文化园区,2019年,习总书记来到石景山首钢园区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对首钢园的绿化改造和冬奥基地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合肥钢铁厂

  合肥钢铁厂始于1956年安徽省委成立的“合肥钢铁厂筹备处”,它在安徽省工业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合肥钢铁厂建设奠定了合肥市及安徽省的工业基础,冶炼出了安徽省第一炉碳素钢,其薄板厂的建设填补了安徽省薄板生产的空白。2015年底,合肥钢铁厂正式停止运作,合肥市计划将其高炉区改造成可供市民游憩、观赏、娱乐以及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工业科普教育等活动的工业遗址公园,继续传承合肥钢铁厂的工业文化。

  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

  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位于大渡口区,依托重钢原型钢厂部分工业遗存建设而成,占地142亩,总规模14万平方米,由工业遗址公园、工业博物馆及文创产业园3部分构成,以工业文化遗址为内核,形成一体化的新产业格局。

  重钢集团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前身是1890年中国晚清政府创办的汉阳铁厂,该钢厂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演变史,更是中国钢铁工业坎坷前行的缩影和写照,2011年,因环保搬迁,其大渡口老区钢铁生产系统全部关停,随后便被改造成了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博览园集“文旅商”于一体,通过文旅的带动,促进商业的发展,让片区焕发新的活力。

  徐州钢铁厂

  2020年9月,一个全新的工业遗址公园将在江苏省徐州市一座古老的钢铁厂旧址正式开放,用独特的叙事方式,见证时代涤荡下的蜕变与新生。

  1958年,徐州钢铁厂正式成立,岁月淬炼记忆,几代人沸腾骄傲的过往在这里上演。徐州钢铁厂曾是江苏省铸造生铁、镀锌焊管和球墨铸管的重要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徐州东部、地理位置优越,面临京沪、陇海铁路徐州枢纽站,工厂铁路专用线与其接轨,北傍京杭大运河及徐州港,东靠104国道,南依徐连公路,水陆交通便利。

  62年过去,徐州钢铁行业迎来又一次重生的关口。2020年9月,徐州市原有的18家钢企将被优化整合成2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已被废弃的徐州钢铁厂旧址则改造成工业遗址公园。

  广州钢铁厂

  广州钢铁厂是广东省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厂,对广东的工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广钢初创于1957年,是全国地方钢铁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广钢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创造了中国钢铁工业技术革新的许多奇迹,打破核岛用钢材依靠进口的神话,是我国核电站使用国产建筑钢材的破冰者;投资建成国内第一个CSP工厂,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板生产制造商。广钢是是广东工业史上的璀璨明珠,广钢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钢铁工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发展规划(2019-2025年)》明确将打造“广钢公园”,依托广钢厂区大量集中的工业建构筑物及文化遗产,以及贯穿于珠江与花地河之间密集的河涌体系,打造以工业遗迹为特色的文化休闲服务轴,融合滨水、文化艺术的“广钢之路”遗迹公园。

  广钢公园总体规划范围34.72公顷,长1785米,中间最宽280米。现状涉及较多工业遗产,几乎涵盖所有能体现钢铁生产流程的重要厂区,包括原料堆场—中和料场—烧结—焦化—炼铁—炼钢—煤气储存区等重要的建筑及设施。

  上钢一厂

  在上海宝山淞南镇长江路上有一片被称为“金色炉台”公共天地,地处蕰藻浜南岸,东临南泗塘河,占地302.97万平方米。它由原上钢一厂2500立方米高炉改造而成,保留了特殊的高炉建筑风格。

  目前,一钢的2500立方米高炉已被改造为“金色炉台·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整体占地约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7万平方米,能够满足文化演出、信息发布等多种需求。

  会展中心前方是象征着“钢之荣耀·铁聚百川”的荣耀广场,广场中央设计了大型镜面水池,映照出大片天空。广场和远处的高炉会博中心主体建筑的玻璃外墙呼应,浑然一体。

  武钢一号高炉

  在紧临一号高炉的位置,一座现代化的炼铁集控中心已经建成,所有高炉都在此进行操控,实现“无人化”生产。一号高炉被作为工业遗产整体保存下来,当年毛泽东主席登临的炉台也将被复原。

  2021年,武钢推进厂区景观提升综合整治,将一号高炉工业遗址作为重点项目,按照“修旧如旧、传承历史”原则,投入8000万元对一号高炉周边区域和高炉本体进行改造。届时,武钢一号高炉将以国家工业遗产的身份,为武钢员工和广大市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

  济钢集团遗址

  2021年6月30日,由济南城市投资集团建设的济钢中央森林公园免费开放,以济南“东强”区域绿肺和森林氧吧的样貌再次出现在大众眼前。不过,新装亮相的同时,中央森林公园还保留了许多城市记忆。承载济钢历史的济钢大门作为济南钢铁总厂的标志性建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济钢大门的历史痕迹,不仅能够传承工业文明,更能体现济钢独有的历史特色。

  济钢主厂区3200高炉保留了主体结构外,还结合森林公园与地下商业进行统筹开发利用,既留存济钢老工业区的历史记忆,又与新的城市功能融合,让历史与新生在此交错辉映。

  杭钢遗址公园

  拱墅区的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也称“杭钢旧址公园”)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标志性项目之一,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项目群标杆项目之一,计划于2025年完工。

  项目坚持以“珍视杭钢历史,呵护岁月痕迹,谦逊存托遗存,山水之间造园”为建筑设计理念,未来将成为集工业遗址观光、数字内容产业集聚、文化科技融合、艺文体育创新应用等文化、旅游、商业协同发展的城市综合体。

  昆钢凉亭轧钢厂拆除

  2021年10月19日,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东连接线支线片区(官渡辖区)凉亭片区C地块(1号地块)项目拆迁拆除工程”招标公告。据公告显示:东连接线支线片区(官渡辖区)凉亭片区C地块(1号地块)项目拆迁拆除工程已由《关于东连接线支线片区土地一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准,项目资金来自政府投资(资金来源),项目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项目建设推进中心。

  该招标公告中的地块以昆明钢铁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凉亭轧钢厂为主,共涉及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天佑房地产有限公司等5家企事业单位,国有土地总面积约274.599亩,最终规划红线范围为准。整个项目总投资11.5亿元,此次招标规模700万元。工期为120天,计划开工/服务开始时间是2021年11月22日,计划竣工/服务结束时间是2022年3月22日。

  看到这么多遗址以及即将拆除的钢铁厂,我们在怀念那个时代记忆的同时,也对行业发展的变迁而慨叹!这是时代的烙印,也是时代的足迹!我们身处这些钢铁企业带来的历史空间,穿梭在现代化的钢铁行业发展中,这些变化也正是中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必经的阶段,这也符合钢铁企业发展周期变化!当历史的画卷封存了上一段记忆,让那一段精彩焕发新的活力,从而成为我们每一个钢铁人走向未来的初心信念!我们坚信,未来的钢铁行业发展将会越来越好,真正实现属于我们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