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不锈钢处理工艺,以及不锈钢产品工艺处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是怎样的?
1.退火
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退火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a将钢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称为完全退火.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消除钢中不均匀组织和内应力.
b,把钢加热到750度,保温一段时间,缓慢冷却至500度下,最后在空气中冷却叫球化退火.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主要用于高碳钢.
c,去应力退火又叫低温退火,把钢加热到500~600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冷到300度以下,再室温冷却.退火过程中组织不发生变化,主要消除金属的内应力.
2.正火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热处理的生产周期短。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
3.淬火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某一温度(45号钢淬火温度为840-860℃,碳素工具钢的淬火温度为760~780℃),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在水(油)中冷却以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与退火、正火处理在工艺上的主要区别是冷却速度快,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马氏体组织是钢经淬火后获得的不平衡组织,它的硬度高,但塑性、韧性差。马氏体的硬度随钢的含碳量提高而增高。
4.回火
钢件淬硬后,再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
淬火后的钢件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回火后才能使用。因为淬火钢的硬度高、脆性大,直接使用常发生脆断。通过回火可以消除或减少内应力、降低脆性,提高韧性;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淬火钢的力学性能,达到钢的使用性能。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种。
A 低温回火150~250.降低内应力,脆性,保持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
B 中温回火350~500;提高弹性,强度.
C 高温回火500~650;淬火钢件在高于500℃的回火称为高温回火。淬火钢件经高温淬火后,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既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又有一定的塑性、韧性)。所以一般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常采用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处理。轴类零件应用最多。
淬火+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
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以及好处
不锈钢钝化处理是一种化学加工步骤,是将生产的金属通过酸洗、冲洗等步骤后,在其表面镀上了钝化膜,使得金属表面不会因为与空气接触而产生腐蚀现象。因此不锈钢钝化处理是能够延长材料使用寿命的一种加工手段,目前这种这种处理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关于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的方法及其好处。
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的原理我们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发生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会生成一种非常薄的(约1nm),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坚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腐防锈的目的。
化学清洗中最后一个工艺步骤,是关键一步,其目的是为了材料的防腐蚀。如锅炉经酸洗、水冲洗、漂洗后,金属表面很清洁,非常活化,很容易遭受腐蚀,所以必须立即进行钝化处理,使清洗后的金属表面生成保护膜,减缓腐蚀。
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
1.除油脱脂,如果确信工件表面无任何油污,可省略此步;
2.活化,浸泡时间为2-5分钟,如果确信工件表面无任何锈蚀,焊斑等杂质(比如刚抛光的工件),可省略此步;
3.钝化,必经工序。浸泡时间为30分钟,时间越长钝化膜越完整;
4.中和,浸泡时间为3分钟,如果表面形状简单,没有锣纹,没有盲孔,可省略此步;
5.过纯水,必经工序,时间为3分钟。
不锈钢钝化处理的好处:
(1)耐盐雾测试可提高5-20倍;
(2)可反复使用,成本低廉;
(3)不改变工件颜色,不改变工件尺寸;
(4)通过国家标准蓝点法检测,35秒以上不出现蓝点;
(5)不锈钢钝化液使用简单,常温浸泡即可;
(6)环保且成本低廉(比外发加工节省2/3成本);
(7)无需特殊的设备和严格的加工条件要求,一般塑料槽若干即可。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不锈钢钝化处理的工艺以及好处。我们可以看到不锈钢钝化处理这一步骤将近要持续1个小时左右,总的步骤还是比较多的。不过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可以使不锈钢反复使用,降低材料成本,并且不会改变不锈钢的表面颜色或者尺寸,因此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加工工艺。对于这种有诸多好处的工艺手段,我们应该大力推广。
精密不锈钢管表面处理工艺有哪些?
精密不锈钢管对比普通不锈钢管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其精密度。不锈钢精密管在尺寸、性能甚至表面上,都比普通的不锈钢管更优。尺寸和性能上的精密我们都有基本了解,但是在表面方面,可能大家都抱有疑问。那么不锈钢管是怎么做到表面精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精密不锈钢管表面处理工艺:
1、去除氧化皮
不锈钢管材在成型过程中经过焊接或高温处理,通常表面出现一层黑色坚硬物,这层黑色坚硬物就是氧化皮。精密不锈钢管会对表面氧化皮进行处理,一般处理方式有机械抛光或者是酸洗钝化。机械抛光是从物理性质处理表面氧化问题,简单快捷,但有可能影响到管体精度。酸洗钝化则是用化学性质去处理表面氧化问题,对精密不锈钢管精密度没有太大影响。不仅能解决氧化问题,也能清除表面其他的污渍和伤痕,是较为经典的表面氧化处理方式。
2、抛光处理
不锈钢管通常选用的材质一般为304、316L优质原材,原材表面即有600目亮度。随着人们对不锈钢管表面的要求的提升,分别又把表面抛光分为亮光和镜光等多种亮面程度。我们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分别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各种表面所需要的亮面等级。此外,为了管材有更加好的视觉效果,慢慢地也有表面抛光可以做到表面带有纹路效果,我们称之为拉丝。拉丝一般有以下几种:直拉丝、圆拉丝、雪花拉丝、尼龙拉丝等等。
3、着色工艺
原始的不锈钢管着色工艺一般是喷漆、喷涂、电镀。但是由于传统着色工艺对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再加上传统着色工艺在一定程度生影响到不锈钢管精度。因此,不锈钢精密管一般都是用纳米喷涂技术以及真空电镀技术。这两种着色工艺不仅对环境影响极少,甚至不会影响到不锈钢管精密度。不锈钢管表面着色工艺不仅可以赋予其各种各样的色彩,同时也能提升精密不锈钢管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不锈钢表面处理工艺有哪些
常用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①表面本色白化处理;②表面镜面光亮处理;③表面着色处理。 1.2.1 表面本色白化处理: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种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性较大,逐渐被淘汰。目前对氧化皮处理方法主要有二种: ⑴喷砂(丸)法:主要是采用喷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 ⑵化学法: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目的。处理好后基本上看上去是一无光的色泽。这种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适用。 1.2.2 不锈钢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方法: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面光泽。这三种方法优缺点如下: 1.2.3 表面着色处理:不锈钢着色不仅赋予不锈钢制品各种颜色,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产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不锈钢着色方法有如下几种: ⑴化学氧化着色法; ⑵电化学氧化着色法; ⑶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 ⑷高温氧化着色法; ⑸气相裂解着色法。
关于不锈钢处理工艺和不锈钢产品工艺处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