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国际不锈钢论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不锈钢新浪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关于不锈钢的。什么是202,304?怎样辨别二者?
都属于奥氏体结构,不带磁。外表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很多时候被用来坑害客户。202一般只有4个镍一下,304一般有8个镍左右,防锈性能当然是304强很多,价格也比202要贵。
现货镍的波动主要是受哪些因素影响?
1、供需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镍的供应呈供大于需的局面,而新矿的投产和企业扩大产能加剧了供应过剩。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报告称,2016年1-5月全球镍市供应过剩5.83万吨。2015年1-5月,全球镍市供应过剩4.22万吨。2015年全年供应过剩为13.08万吨。2015年1-5月矿山镍产量同比增加10%至84.05万吨,而表观需求量为72.96万吨,同比增加5.4%。供大于求的局面持续存在,是导致现货镍价格低迷的重要原因。
作为镍的主要应用领域,不锈钢行业高库存、低需求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变。国际不锈钢论坛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上半年不锈钢产量为1873万吨,同比仅增长3.7%,增长较为缓慢,主要受到中国、印度需求的拉动。预计今年美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将下降1.6%,同样欧洲市场表现低迷,不锈钢板产量为760万吨,仅增长0.3%。
2、美元指数
美国非农数据上半年以来增幅强劲,月均增加近20万人,失业率降至7.4%的低位,但与美联储的政策门槛6.5%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市场预计退出QE的政策不会很快推出。欧元区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向好,二季度GDP实现2014年以来最大增幅,市场普遍预期,欧元区经济将逐渐企稳。另外,由于伯南克任期将于2016年1月31日到期,美联储主席的更替,也将对美元指数的走势形成影响。近期美元指数弱势整理,触及前低80.50附近。
不锈钢的发展前景如何?我国不锈钢产量如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
不锈钢是指在空气、水、酸、碱或其他腐蚀性介质中具有一定化学稳定性的钢的总称。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性、耐热性、耐低温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但耐磨性差,外观美观,可回收利用。它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是一种良好的结构和功能材料。
I .全球不锈钢行业产出及其分布模式
据ISSF统计,2019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达到5221.8万吨,比上年的5073万吨增长约2.9%。除中国大陆不锈钢,增速相对稳定,其他主要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9年,中国不锈钢产量达到2940万吨,比2018年的2670.6万吨增长10.1%。中国不锈钢产量占全球总量的56.30%。
除了中国大陆,其他几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欧洲下降约7.9%,至680.5万吨,美国下降约7.6%,至259.3万吨,亚洲地区不包括中国大陆、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主要是日本、印度和台湾省)下降约3.7%,至789.4万吨,其他地区(巴西、俄国、南非、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下降约2.0%,至5500吨。除了中国,其他地区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二、中国不锈钢市场供求及其特征分析
1.生产和需求规模稳步增长
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冶炼技术的提高,国产不锈钢的产量和需求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2010年中国的不锈钢产量仅为1125.6万吨,国内表观消费量仅为940万吨。到2019年,中国的不锈钢产量和需求分别达到2940万吨和2405.33万吨。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1.25%和11.0%。增长平稳,高于钢铁和GDP。
2.整体出口货量上升,进口货量大幅反弹
总体而言,近年来我国不锈钢出口呈上升趋势,进口量有所反弹。进出口市场受双边贸易关系和中国产业政策的影响很大。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不锈钢185.29万吨,增长64.78万吨,增长53.76%;出口不锈钢399.45万吨,增长5.27万吨,增幅1.34%。2019年,中国进口不锈钢下降至111.88万吨,出口量下降至367.23万吨,两者均出现明显下降。
分阶段而言,2016年之前,中国的不锈钢出口量稳步上升,而进口量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不锈钢产量增加,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国内产品替代相对较快。国内产品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呈现出明显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的特点。
2016年以后,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不锈钢行业受到了环保和各种政策的影响。行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竞争力减弱,同期汇率也大幅上升,出口增长停滞。下游行业对不锈钢的需求向高端发展,进口量明显反弹,出口量增长停滞。2019年,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不锈钢及其下游产业出口受到较大影响,不锈钢在华进出口出现明显下滑。
3.产品结构亟待调整
一般根据金相组织,普通不锈钢可分为奥氏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马氏体型不锈钢。在这三种基本金相组织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需要和目的,衍生出双相钢、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和含铁量小于50%的高合金钢。
根据不锈钢、kloc-0/的成分不同,可分为Cr系列(400系列)、Cr-ni系列(300系列)、Cr-Mn-ni系列(200系列)、耐热铬合金钢(500系列)、沉淀硬化系列(600系列)。目前国产不锈钢产品主要有300、400、200三个系列。从各系列产品产量来看,2019年我国300系列不锈钢产量达到1349.4万吨,同比增长67.34万吨,增长0.78%,占比45.90%,比上年有所下降;400系列产量550.26万吨,同比增长3.57万吨,占比18.72%。200系列产量(包括部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达到1022.41万吨,同比增长23.80%,占比34.76%。此外,双相不锈钢的产量又取得了成功,达到180,943
总的来说,三大系列中,300系列不锈钢应用最广,消费最大,尤其是304品牌产品。但由于300系列镍含量高,价格相对较高,因此300系列产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200系列是在镍铬奥氏体不锈钢的基础上添加锰和氮代替贵金属镍开发的,价格相对较低,耐腐蚀性较弱,但强度相对较强。在中国,200系列被广泛用作300系列的廉价替代品。近年来,随着镍在动力电池中的使用越来越多,镍价处于高位,而300系列增长相对缓慢,200系列增长极快。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不锈钢行业产能依然严重过剩,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200系列产品大多不符合国家标准。近年来,随着下游企业成本压力的增加,300系列产品价格上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200系列产品比例大幅上升,产业结构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
4.需求结构更加多样化
从国内需求来看,金属制品、建筑和工程机械是不锈钢的主要下游,其次是其他运输、电机和机动车及零部件。与2018年相比,2019年金属产品领域对不锈钢的需求总体稳定,增长相对缓慢,占比降至27.61%;建筑市场需求有所反弹,占比也有一定提高,达到23.19%。工程机械需求增长极快,占比大幅提升,达到19.98%。受汽车产销减少影响,机动车及零部件需求下降,占比也明显下降。
总的来说,从不锈钢在国内的应用情况来看,不锈钢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预计未来不锈钢的消费结构会更加均衡合理。
三.不锈钢行业前景分析
因为不锈钢是典型的高合金,镍、铬、锰的成本比较高,这些合金成分的成本在行业的生产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根据行业价格变动的特点,不锈钢的价格与原材料镍和铬的价格高度相关,镍的价格对不锈钢的价格起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不锈钢产量逐年增加,特别是300系列高端不锈钢的开发,对镍(电解镍)的需求大幅增加。此外,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发展也是镍需求的相对稳定增长,促进了镍工业的健康发展,使镍价格逐渐稳定。
预计未来我国不锈钢行业价格将保持稳定,特别是304期货上市后,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望为企业健康有序运行创造更好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危机开始出现,对不锈钢市场的需求可能会继续下降,行业运营面临很大困难,下半年供求结构将大概率改善。从长期来看,中国的不锈钢产销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相对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预计未来中国不锈钢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年钼供需形势分析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钼资源状况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2009年世界钼资源储量为870.5万吨(表1)。世界已查明钼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智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家。这5个国家的钼储量占世界总钼储量的89.5%,储量基础占世界总量的91.7%。其他已查明钼资源相对较多的国家还有亚美尼亚、秘鲁、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蒙古等。
表1 2009年世界钼矿资源储量分布主要国家单位:万吨(钼)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二)我国钼资源状况
钼矿是我国的优势矿产之一,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截至2009年底,全国钼矿区数454个,查明钼资源储量1255.8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钼矿储量为145.3万吨,比上年略有下降(表2)。查明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河南、吉林、陕西、内蒙古、广东及河北等省(区),这六省(区)合计资源储量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71.1%。按2008年钼产量来算,我国钼基础储量与产量比值为55,对相关行业中长期钼需求而言是有保障的。
表2 2009年我国钼矿资源储量分布单位:万吨(钼)
续表
二、国内外生产状况
(一)世界钼生产状况
2009年,世界钼矿山产量为20.23万吨,较上年减少了9.4%。这与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钼价格大幅下滑,相关钼产业投资和开工被迫推迟或减产,与钼产品消费终端相关的钢铁等行业需求低迷等因素有关,主要钼生产商纷纷下调年度生产计划。长期以来,中国、美国和智利是世界上三大主要钼供应国,这三个国家累计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7%。秘鲁、加拿大和墨西哥处于第二集团,这三个国家累计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5%(表3)。
表3 2004~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矿山钼产量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5~2010
(二)我国钼生产
我国钼矿开发分布在23个省(区),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自2007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矿山钼产量保持世界第一。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钼精矿产量(折纯钼45%)为16.4万吨,含钼金属约7.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0%,这是自2005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图1)。其中,河北、辽宁、福建和陕西等主产省份钼产量大幅下滑,下滑幅度在8%~50%之间。主要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钼需求和钼价格低迷,国内中小型钼矿山企业普遍开工不足或部分停产。
图1 1990~2009年我国钼产量和消费量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钼消费状况
钼具有难熔、导电性好、膨胀系数小和耐腐蚀的优点,是生产高强度、耐腐蚀合金钢的重要铁合金添加原料。70%的钼用于冶金工业中生产特种钢和铁合金;其余主要用于催化剂、润滑剂和颜料、化学(防烟剂)、超合金(用于航空)、农业等行业(图2)。据世界金属统计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数据综合分析,2009年世界钼消费量约17.5万吨,较上年减少17.8%。西欧、中国、美国和日本仍是主要钼消费市场,尤其是中国,2009年钼消费量超过西欧,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
图2 2009年世界钼终端消费(左)和区域消费(右)结构
(二)我国钼消费状况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钢铁产能的迅速扩大,钼需求也在高速增长,钼消费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据北京安泰科信息有限公司估计,2009年我国钼消费在5.4万吨左右,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0%以上,超过欧洲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图1,图2;表4)。
表4 我国钼生产消费概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世界金属统计;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英国金属通报
四、国内外贸易状况
(一)国际钼贸易状况
钼的进出口以钼精矿、钼铁为主,其次是工业氧化钼及钼酸盐。钼资源丰富的国家如美国、中国、智利、秘鲁、加拿大、俄罗斯等是重要的钼出口国,日本、中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等钼资源消耗大户是主要的钼进口国(表5,表6)。
表5 2003~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钼产品出口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4~2007;2008,12;2009,4
表6 2003~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钼产品进口
续表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4~2007;2008,12;2009,4
出口方面,2009年,据智利国家铜业委员会的数据,智利出口钼产品51890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钼精矿(折钼金属量)6505吨,较上年减少了18%。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美国出口钼矿砂及精矿(含焙烧的)29600吨,较上年减少了10%,出口钼铁(含钼量)827吨,较上年减少了36%。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中国钼初级产品出口已大幅减少,2009年出口钼精矿为8913万吨,较上年减少62%。
进口方面,2009年,智利进口钼精矿31336吨,较上年增长了18%。美国进口钼精矿(含焙烧的)7520吨,较上年减少了26%;进口钼铁3040吨,较上年增长了31%。中国进口钼精矿61807吨(实物量),较上年增长了1167%,成为世界第一大钼进口国。
(二)国内钼贸易状况
我国是钼资源大国,也是重要的钼出口国。近年,我国钼资源进入国际市场的份额呈逐年减少的势头,主要与国内消费陡增、钼产品关税不断调整、自2007年开始对钼实行出口配额许可管理等措施有关。从不断出台的新政中可以看出,国家对资源性产品尤其是优势矿产的管理态度正在转变,对资源的保护和调控力度大增。从允许加工贸易到禁止加工贸易,钼产品出口退税到征税,再到出口许可配额管理,我国钼产品出口口径在逐渐缩小。
2009年我国钼进出口贸易呈现新的变化,出口大幅下滑,进口大幅增长,首次成为钼净进口国。据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我国钼产品进出口总量约7.7万吨,比上年增长了71.3%;进出口总额为10.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44.3%(表7)。在钼出口方面,除钼化工产品外,钼金属(深加工)产品、钼炉料出口大幅下滑;钼矿砂及其精矿出口量为0.89万吨,比上年下降62%,这是我国钼精矿出口连续第6年呈现下降态势;钼铁出口量为654吨,比上年下降89%,为连续第5年呈现下降态势。在钼进口方面,钼炉料和钼化工产品进口大幅增长,尤其是钼矿砂进口,钼金属产品略有下降;钼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6.2万吨,比上年增长1167%,这是历史上我国钼精矿进口同比增长和进口量最多的一年。智利是我国进口已焙烧钼矿砂及其精矿的主要来源国(表8)。
表7 2007~2009年我国钼产品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注:①包括钼粉,锻轧钼条、杆、型材及钼板、片、带,未锻轧钼(包括简单烧结成条、杆),钼废碎料,钼丝及其他钼制品
从出口流向来看,2009年我国出口已焙烧钼矿砂及其精矿8406吨(表9),主要出口到荷兰和韩国,这两个国家合计占我国总出口量的76%;部分出口至日本、南非、印度和越南,这四个国家合计占我国总出口量的20.2%。2009年我国出口钼铁654吨,较上年减少89%,其中93%的钼铁出口(出境)到荷兰和我国台湾地区,少部分出口至韩国和日本。
表8 2006~2009年我国已焙烧钼矿砂及精矿主要进口来源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表9 2006~2009年我国已焙烧钼矿砂及精矿主要出口流向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五、国内外钼价格走势分析
自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国际钢铁市场需求旺盛,钼需求强劲,国际钼市场行情高涨。以欧洲市场氧化钼为例,年均价格从2003年的5.13美元/磅钼上涨至2005年的32美元/磅钼;2006年和2007年有所回落,保持在24.8美元/磅钼和30.3美元/磅钼;受经济危机拖累,氧化钼价格从2008年的29.7美元/磅钼回落至2009年的11.2美元/磅钼左右,比上年减少62%左右(图3)。2009年国内钼市场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非常相似,钼价依然低迷,但国内市场价高于国际市场,形成了“倒挂”现象,这也是中国钼原料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钼铁年平均价格为13万元/吨,比上年下跌了47.7%;钼精矿价格为1895元/(吨度),比上年减少47%左右。
图3 1990年以来国际市场氧化钼价格
六、结论
(一)世界市场供需趋势
据国际不锈钢论坛(ISSF)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不锈钢产量为2460万吨,较上年下降了5.2%,这是世界不锈钢产量连续第三年下降。钢铁工业下滑冲击到钼市场,加之钼行情大幅下滑,甚至跌至大部分钼行业的生产成本线,导致生产者利润剧降以致大量削减或停止生产。据英国商品研究所调查和中国相关行业的预测,2009年世界钼消费约为17.5万吨,对比钼供应来看,钼过剩约2.75万吨(表10)。
表10 2004~2009年全球钼供需平衡情况
数据来源:英国商品研究所,世界金属统计;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英国金属通报
(二)我国市场供需趋势
国内钼产业发展主要受宏观经济政策及国内外钢铁行业影响。近年来我国不锈钢产能迅速扩大和钼市场行情高涨,极大地刺激了我国钼产业的发展。从钼供应端看,国内钼资源丰富,按2009年钼产量计算,我国钼矿储量静态可采年限可达18年,基础储量保障年限更长,这对我国中长期钼需求是有保障的。从钼需求端看,我国钼消费迅速增长,自2002年以来,我国钼消费量年增长率在15%以上。2009年钼消费量达到5.4万吨,钼消费量低于钼产量,说明我国钼需求是可以自给的,同时也意味着2009年将出现近4.5万吨的钼过剩。从后期来看,关税、行业规范政策、行业整合的影响使出口保持在低位,2009年形成的庞大钼库存难以及时消化,但随着钢铁等行业复苏和基础设施等投资刺激,钼生产会逐渐恢复、消费继续增长,2010年钼市场仍然过剩。
(王世虎)
不锈钢发展的前景怎么样?现在入行来得及吗
产销量同步增长
2019年,在国际贸易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环保力度的背景下,我国不锈钢行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2014-2018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从增长速度上来看,不锈钢粗钢产量增速放缓,2015-2018年,产量增速维持在3%-5%之间,增长较为平稳。2018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2671万吨,同比增加94万吨,增长3.62%。2019年上半年,全国不锈钢粗钢产量达到1435万吨,同比增长8.51%。
从不锈钢消费情况来看,2014-2018年,我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中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为2132万吨,同比增加139万吨,增长7.01%。2019年上半年,不锈钢表观消费量为1193万吨,同比增长15.21%,增长率持续回升。
300系不锈钢占据市场半壁
近几年200系产量占比增长较快,主要由于民营钢厂在这几年发展突飞猛进,200系产能投放快速增长,导致200系产量增量较为明显,2018年,Cr-Mn钢(200系,包括部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826万吨,同比增加了38万吨,同比上升了0.34个百分点;400系产量上升趋势不改,2018年实现产量547万吨;300系产量增速放缓,2018年实现产量1282万吨。
从钢种比例上看,300系不锈钢占据不锈钢市场份额近一半左右,2018年,300系不锈钢占比为48.30%;200系市场份额持续走高,从2014年的27.71%增长至2018年的31.10%;400系不锈钢市场份额经历连续下跌之后在2016年出现回升,到2018年,占比重回20%,达到20.59%。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贸易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际不锈钢论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不锈钢新浪、国际不锈钢论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