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与贝氏体的鉴别.pdf(马氏体相关介绍.doc)
今天给各位分享马氏体与贝氏体的鉴别.pdf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马氏体相关介绍.doc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马氏体与贝氏体的鉴别.pdf
是一种非扩散型相变,是提高钢的硬度、强度的主要途径。
是低、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系合金中形成的一种典型组织。
1.2片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或高碳马氏体):。
组织形态板条自奥氏体晶界向晶内平行成凸透镜片状(或针状),中间稍厚,初同左,片的中央。
10,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包含几个次生者尺寸较小,片与片之间互成角出生片之间常。
角晶界,板条群之间为大角晶界片间交角较大,互相撞击,形成显微布的细薄片。
长杆状,断面呈蝴蝶形,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看不到孪晶。
交叉、呈现曲折、分叉等特异形态,由孪晶组成的孪晶型马氏体。
贝氏体是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两相混合物。
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成束的自晶界向晶内生长的铁素体条,整体看呈羽毛状,分辨不清条间。
低碳钢(0.1%C):铁素体条略宽,渗碳体呈细条状。
高碳钢(1.0%C以上):组织似雪花状,基体上由短条铁素体和短杆渗碳体所组成。
铁素体之间成小角度晶界(618),渗碳体沿。
2.2下贝氏体(B下):是片状铁素体与内部沉淀的碳化物的两相组织。
光学显微镜下:铁素体相呈针状或片状,针与针之间相交一定角度,分辨不清碳化物。
B下与高碳M回非常相似,都呈暗黑色针状,各个针状物之间都有一定的交角。
马氏体相关介绍.doc
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
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Adolf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
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
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马氏体(M)是碳溶于-Fe的过饱和的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变成的亚稳定相。
其比容大于奥氏体、珠光体等组织,这是产生淬火应力,导致变形开裂的主要原因。
马氏体最初是在钢(中、高碳钢)中发现的: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形成奥氏体)后经迅速冷却(淬火),得到的能使钢变硬、增强的一种淬火组织。
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Adolf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
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片状马氏体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竹叶状的原因,板条状马氏体在金相观察中为细长的条状或板状。
奥氏体中含碳量≥1%的钢淬火后,马氏体形态为片状马氏体,当奥氏体中含碳量≤0.2%的钢淬火后,马氏体形状基本为板条马氏体。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
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时马氏体的脆性也比较高。
20世纪以来,对钢中马氏体相变的特征累积了较多的知识,又相继发现在某些纯金属和合金中也具有马氏体相变,如:Ce、Co、Hf、Hg、La、Li、Ti、Tl、Pu、V、Zr、和Ag-Cd、Ag-Zn、Au-Cd、Au-Mn、Cu-Al、Cu-Sn、Cu-Zn、In-Tl、Ti-Ni等。
目前广泛地把基本特征属马氏体相变型的相变产物统称为马氏体。
T250马氏体时效钢晶粒细化热处理
原标题:T250马氏体时效钢晶粒细化热处理。
某型号T250钢发动机燃烧室壳体(以下简称“壳体”)由前后连接环和筒体组焊成形,是发动机上承受高温、高压的关键部件。
本次失效分析针对该壳体热加工过程进行,取样编号,见表1。
经金相观察,试样的晶粒都非常粗大,如图2所示。
Y1、Y2样品的晶粒度分别为2.5级和2.0级,经过重新锻造的1S和2S试样的晶粒度为2级。
产品状态SY2的晶粒同样非常粗大,晶粒度为1.5级。
经过锻造(1S、2S)和水压试验的(SY1、SY2)样品经过热加工后组织不仅没有细化,个别的晶粒尺寸比锻造以前还要粗大,说明锻造工艺存在问题,或锻打次数和终锻温度存在问题,没能够细化组织,造成沿晶脆性断裂。
针对马氏体时效钢,分别采用一次正火和双重正火处理的方式细化晶粒。
将原有试样重新编号,按照新的热处理制度再次进行处理,见表2。
经过正火处理后,试样晶粒度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双重正火的晶粒细化效果明显好于一次正火。
正火处理细化的金相组织如图3所示,晶粒度的评级结果见表3。
通过正火处理,在金相组织中,未发现晶界处存在析出相。
对加工壳体逐件进行水压试验,采用上述流程加工的壳体,水压期间未出现开裂失效及其他失效现象,满足设计水压相关要求。
2)T250马氏体时效钢通过正火处理,可以细化晶粒。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马氏体与贝氏体的鉴别.pdf的介绍了,马氏体相关介绍.doc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