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纯铁,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定义)

博主:adminadmin 2022-12-22 06:40:01 条评论
摘要:很多人不知道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的知识,小编对纯铁,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定义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导读目录:1、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2、纯铁,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定义3、为什么叫马氏体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其具有较低的C量(一般≤0.09%),较高的Cr量(一般≥14%以上),另加Mo、C...

很多人不知道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的知识,小编对纯铁,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定义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纯铁,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定义)

1、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

2、纯铁,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定义

3、为什么叫马氏体

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

  其具有较低的C量(一般≤0.09%),较高的Cr量(一般≥14%以上),另加Mo、Cu等元素,这就使其具有较高的耐蚀性,甚至可同奥氏体不锈钢相当。

  通过固溶和时效处理,可以获得在马氏体基体上析出沉淀硬化相的组织,因而有较高的强度,并可根据时效温度的调整,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强度、塑、韧性。

  另外,先固溶,再依沉淀相析出强化的热处理方式,可以在固溶处理后,硬度较低的情况下加工基本成型,再经时效强化,降低了加工成本,优于马氏体钢。

  马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特征是: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Ms在室温以上。

  加热奥氏体化并以较快的速度冷却后,获得板条状马氏体基体,时效后从板条马氏体基体上析出Cu的细质点而强化。

  成分(%)如下:C≤0.07、Ni:35、Cr:15.517.5、Cu:35、Nb:0.150.45;Ms点约120℃;Mz点约30℃。

  依据时效温度不同,沉淀析出物的弥散度、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机械性能。

  例:在GB1220标准中,推荐的这种沉淀不锈钢牌号是0Cr17Ni7Al(PH17-7)。

  调整处理温度为760℃,保温后空冷,使奥氏体中合金碳化物析出,降低奥氏体稳定性,提高Ms点到50-90℃左右,冷却后获得板条马氏体,此时硬度可达290HB左右;。

  调整处理温度955℃,提高Ms点,冷却后获得板条马氏体;。

  时效处理温度为510-560℃,使Al析出,强化处理后,硬度可达336HB。

  固溶处理温度为1040℃,水冷,获得奥氏体组织;。

  时效处理:在490℃左右加热时效,使Al析出沉淀硬化。

  可见,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经过正确处理后,机械性能完全可以达到马氏体不锈钢性能,而耐蚀性却与奥氏体不锈钢相当。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虽然都是可通过热处理方法强化,但强化机理是不同的。

  由于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特点,使其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

纯铁,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定义

  这种随温度变化.固态金属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晶转变.。

  碳溶于一Fe铁中的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符号A表示。

  它仍保持护铁的面心立方品格,其有良好的塑性和低的变形拢力,适合于锻造。

  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称为珠光体.用符号P表示。

  珠光体的性能介于硬的渗碳体和软的铁素体之间,硬度适中,强度较好,脆性不大。

为什么叫马氏体

  分类:教育/科学>>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科学。

  对于学材料的人来说,“马氏体”的大名如雷贯耳,那么说到阿道夫马滕斯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在铁碳组织中这样以人名命名的组织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名称和它们背后那些材料先贤的故事。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的介绍了,纯铁,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定义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