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回火后的性能(马氏体与钢在冷却时的低温转变.doc)

博主:adminadmin 2022-11-12 00:24:01 条评论
摘要:很多人不知道马氏体回火后的性能的知识,小编对马氏体与钢在冷却时的低温转变.doc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导读目录:1、马氏体回火后的性能2、马氏体与钢在冷却时的低温转变.doc3、马氏体转变的具体应用ppt下载马氏体回火后的性能低碳马氏体在400℃回火时仍然能保持很高的屈服强度,因碳化物沉淀板条马氏体晶界或板条束界上,使位错运动的平均自由...

很多人不知道马氏体回火后的性能的知识,小编对马氏体与钢在冷却时的低温转变.doc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马氏体回火后的性能(马氏体与钢在冷却时的低温转变.doc)

1、马氏体回火后的性能

2、马氏体与钢在冷却时的低温转变.doc

3、马氏体转变的具体应用ppt下载

马氏体回火后的性能

  低碳马氏体在400℃回火时仍然能保持很高的屈服强度,因碳化物沉淀板条马氏体晶界或板条束界上,使位错运动的平均自由径减小,屈服强度甚至还要提高。

  板条马氏体的条束宽度越小,板条束交界赵多,韧性就越高。

  淬火状态下未经回火的中碳马氏体是板条束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物。

  是大部分位错亚结构和少量孪晶亚结构的混合。

  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都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这就是用降低强度的代价来换取高韧性。

  这种方法获得的强韧配合,缺点在于不能保证高强度。

  中碳马氏体低温回火时,马氏体基体中的含碳量与低碳马氏体相近,但由于有一定数量的孪晶亚结构和较多的碳化物,使强度较高而韧性低。

  含硅、铝、镍等元素的钢可以把钢的回火脆性温度移向更高的温度,近年来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发展,适当提高回火温度并未使钢的强度明显降低,用低、中温回火代替高温回火使中碳合金钢获得满意的强韧配合默契,充分发挥了板条马氏体的优良性能。

  工业上的高碳钢都是在淬火低温回火的状态下使用。

  高碳钢马氏体低温回火后具有很高的强度,但塑性、韧性极低。

  在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的条件下,通常不能正确地测定它们的力学性能,因此,有关这类钢低温回火的性能数据大都是由弯曲、扭转、压缩和硬度等试验提供的。

马氏体与钢在冷却时的低温转变.doc

  1马氏体相变:马氏体相变-替换原子无扩散切变(原子沿相界面作协作运动)使其形状改变的相变。

  3不变平面应变-任一点的位移与该点距不变平面的距离成正比的应变。

  1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体心立方体心正方点阵。

  2马氏体位向关系:K-S关系(Fe-1.4C)。

  即新相马氏体的{110}晶面族平行于母相奥氏体的{111}晶面族,同时马氏体的。

  3马氏体中的惯面:“共格切变”不畸变平面。

  4马氏体的组织形态:按照亚结构分为位错型马氏体、孪晶马氏体。

  5关于板条状马氏体:(1)板条M一般存在于低、中碳钢和不锈钢中。

  (3)板条界:小角度晶界;块界和束界:大角度晶界。

  (5)惯面{111},位向关系符合K-S关系。

  (2)亚结构:孪晶,故又称为孪晶马氏体;惯面:中脊面。

  (1)化学成分:碳含量是影响M形态的主要因素-C。

  1.0%,透镜片状M;C0.31.0%,板条和片状的混合结构。

  (2)Ms的影响:随着Ms下降,马氏体形态转化顺序:板条>蝶状>透镜片状>薄片状。

  (3)奥氏体的层错能:层错能低时,易于形成薄板状’-M,层错能越低,越趋于形成位错板条M。

  (1)非恒温性与不完全性马氏体转变无孕育期,在一定温度下转变不能进行到底。

马氏体转变的具体应用ppt下载

  这是马氏体转变的具体应用ppt,包括了钢的主要强化手段,马氏体转变的晶体结构和特点,晶体结构,晶格常数,反常正方度,表面浮凸和切变共格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马氏体转变的具体应用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M相变的定义:凡是相变的基本特征属于切变共格型相变都称为M相变,产物称M,铜、钛合金中也存在M相变。

  §1马氏体转变的晶体结构和特点。

  正方度c/a:C%高→c/a大(线性关系4-1公式)。

  反常正方度:M转变时,c/a与C%的关系不符合4-1式。

  低温时a≠b(正交),碳在A中部分无序分布,∴c/a低。

  室温时,温度回升,碳无序分布,∴c/a下降。

  Fe原子协调切变,相邻Fe原子位置保持不变。

  低碳钢M转变存在微量扩散特点,但以Fe的切变为主。

  {011}α∥{111}γ。

  Fe-Ni合金及-70℃以下形成的M存在。

  以碳化物形式存在影响不大(比如过共析钢)。

  形核率取决于形核功、核胚长大激活能(能垒)。

  形核位置:位错等晶体缺陷;夹杂;塑性变形区。

  先形成M→尖端A形成位错→可以促使周围M转变(此区域这时的温度。

  固溶强化:碳作用大,0.4C%以上→效果↓;合金作用小。

  时效强化:低碳钢自回火→C偏聚或析出引起,C%高→效果显著。

  小变形→层错、晶界、位错网、胞状结构增加。

  复杂零件在Ms附近短时分级淬火(A稳定化影响小)。

  A稳定性差的材料→受力容易诱发M→提高强度。

  母相弹性极限非常高→共格容易保持、不破坏。

  M下塑性变形→加热→恢复原母相A形状→再冷却→回到原M塑性变形后形状。

  一般M多种取向→多方向宏观变形→形状不变(自协作效应)。

  母相转变M时→加应力(多次训练)→母相形成择优取向晶体缺陷→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弹性M→不产生自协作效应。

  马氏体相变是切变;无扩散相变;转变速度极快;转变具有不彻底性。

  C%超过0.4%,残余A%明显增加,材料的耐磨性下降。

  冷却速度较慢、冷却过程停留或合金含量高时,残余A%含量增加。

  马氏体相变ppt:这是马氏体相变ppt,包括了非扩散型相变,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表面浮凸和共格切变性,不变平面惯习面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马氏体回火后的性能的介绍了,马氏体与钢在冷却时的低温转变.doc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