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热处理的几种案例(3Cr13马氏体不锈钢)

博主:adminadmin 2022-11-30 17:44:01 条评论
摘要:很多人不知道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热处理的几种案例的知识,小编对3Cr13马氏体不锈钢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导读目录:1、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热处理的几种案例2、3Cr13马氏体不锈钢3、板条马氏体与上贝氏体的鉴别马氏体不锈...

很多人不知道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热处理的几种案例的知识,小编对3Cr13马氏体不锈钢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热处理的几种案例(3Cr13马氏体不锈钢)

1、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热处理的几种案例

2、3Cr13马氏体不锈钢

3、板条马氏体与上贝氏体的鉴别

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热处理的几种案例

  原标题: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热处理的几种案例。

  1)不锈钢零件首先要保持和提高耐蚀性,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热处理工艺,都要以不降低其耐蚀性为原则。

  3)不锈钢锻件加热时,要特别注意防止零件表面氧化、脱碳、增碳或浸蚀。

  5)不锈钢零件在淬火后应及时回火,回火温度要高于不锈钢零件的工作温度,以免不锈钢锻件在工作时继续发生组织转变,形成新的组织应力。

  马氏体不锈钢在既要求一定的耐蚀性又要求高的力学性能的条件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塑料模具、滚动轴承、汽轮机叶片、柱塞、阀、轴、弹簧等。

  马氏体不锈钢是热裂纹敏感性钢种,该钢种在低温时热导率低,其零件特别是形状复杂和大型零件在快速加热时易产生变形和裂纹,因此在处理此类零件时,应该在低温时缓慢加热,并采用预热或阶梯式升温。

  对于所用中碳高铬型马氏体不锈钢制造的零件,如40Crl3钢,其淬火温度一般选择1050℃。

  由于钢中的铬含量高、淬透性好,对于小型的马氏体不锈钢零件,淬火冷却可以采用空冷,以减少不锈钢零件的热处理变形;对于较大尺寸的马氏体不锈钢零件,则采用油冷。

  对于低碳高铬型马氏体不锈钢制零件,如14Crl7Ni2钢,其耐蚀性较40cr13钢好。

  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因此对于要求耐蚀性高且又要求具有一定强度的零件,一般采用14Crl7Nil2钢制造。

  对于14Crl7Ni2钢,由于加入了质量分数为2%的镍,使钢的基体组织由单相铁素体过渡到+两相组织,淬火时相转变为马氏体,因此该钢制造的零件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其性能。

  马氏体不锈钢零件应避免在400-600℃的温度范围内回火,否则易引起冲击韧度降低,同时耐蚀性有所下降。

  1.12Crl3不锈钢中板常用热处理工艺。

  2)完全退火是将12Crl3马氏体不锈钢轧件加热至840-900℃,保温2-4h,以一定的速度空冷(最好是炉冷至500℃以下空冷),获得铁素体+碳化物的平衡组织。

  20013冷乳带钢的退火工艺有三种方法:。

  (2)等温退火工艺加热温度850-870℃,保温3h,炉冷至720℃保温3h,炉冷至550℃出炉空冷。

  因此可根据使用要求来选择三种退火工艺,如要求保质、节能考虑选择第一种工艺;从产品综合力学性能较高要求考虑,可选择第二种工艺;从消除应力考虑,可选择第三种工艺。

  5.14Crl7Ni2钢活塞杆热处理工艺。

  某厂采用13CrllNi2W2MoV钢制造汽轮机叶片,其硬度要求为38-42HRC。

  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是:在真空炉中缓慢加热至820℃,保温30min,升温至1010℃,保温40min,油冷淬火,回火温度为540-560℃,保温2-3h。

  ISCrllNiMoNbVN钢是马氏体型耐热钢。

  某厂选用该钢制造汽轮机螺栓,硬度要求32-36HRC。

  该厂采取的热处理工艺是:加热温度1150℃,保温30min,淬油,680-700℃:保温2-3h。

  该轴在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要求具有较高的冲击韧度和严格的尺寸变形量,变形量≤0.15mm。

  后来采用了亚温淬火工艺:加热温度960℃,保温2h,热油中冷却,回火温度为540-580℃,保温3h,硬度为260-290HBW,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变形量≤0.1mm,基本上全部符合技术要求。

  某厂采用40Crl3钢制造较大型的塑料模具,其外形尺寸为410mm340mm205mm,硬度要求为50-53HRC。

  其热处理工艺是:在真空炉中缓慢加热至800℃后保温60min,升温至1050℃后保温3-4h,油冷。

  锻造后退火工艺为:加热温度820-840℃,保温2h,炉冷到500℃以下出炉空冷。

  回火温度为180-200℃,保温2-4h。

  回火后硬度为56-60HRC,符合技术要求。

3Cr13马氏体不锈钢

  状态,比如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双相型等等。

  不同的组织状态表现出来的不锈钢性能也是不同的;当然,影响3Cr13不锈钢性能的因素是多样的。

  接下来会着重阐述3Cr13不锈钢化学性能和不同组织形态性能。

  3Cr13是含碳量较高的马氏体不锈钢,较1Cr13和2Cr13钢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更好的淬透性,但此钢的耐蚀性和700℃以下的热稳定性不如1Cr13和2Cr13。

  3Cr13主要用于高强度部件,以及在承受高应力载荷并在一室腐蚀介质条件下的磨损件。

  在测量器械、医用钳子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

  A、热加工3Cr13钢的热加工温度范围为8501200℃,适宜的热加工加热温度为11601200℃,在850℃以前应缓慢加热,冷装炉炉温应小于800℃。

  3Cr13钢主要应用于承受高载荷的结构件以及承受高应力机械载荷并存腐蚀介质的磨损件,如300℃以下工作的刀具、弹簧;400℃以下工作的轴、螺栓、阀门、轴承等。

板条马氏体与上贝氏体的鉴别

  残余奥氏体薄膜存在于马氏体条间,所以不能清楚地观察到。

  由于单个马氏体板条比较细小(多为0.15m~0.2m),排列较紧密,整体形貌比较平整。

  因为形成温度较高,受自回火的影响,经4%的硝酸酒精溶液侵蚀后,颜色较深,蚀时,有时在一个板条束内可观察到若干个黑白相间的板条块(每个板条块由若干个板条组成)。

  羽毛状贝氏体的光镜特征是铁素体沿晶界一侧或两侧平行排列并向晶内延伸,等温转变的羽毛状贝氏体除平行排列外,还有单个贝氏体存在,整体形貌不太平整。

  纵观整个显微组织,有一定的层次感,贝氏体层次高,残余奥氏体层次低,如图18c所示。

  羽毛状贝氏体随着温度降低和碳的质量分数的增高,铁素体片条变薄,碳化物颗粒变小,弥散度增高,侵蚀后颜色较深,如图18d所示。

  实践证明,板条马氏体的长度与淬火加热时的奥氏体化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奥氏体晶粒越粗大,成分也趋于均匀,马氏体板条越长,如图18b所示是45钢920℃加热保温20min水淬后的显微组织,深色粗大的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及白色残余奥氏体。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热处理的几种案例的介绍了,3Cr13马氏体不锈钢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