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420F马氏体型不锈钢化学成分(钢的热处理-马氏体转变.ppt)
很多人不知道STS420F马氏体型不锈钢化学成分的知识,小编对钢的热处理-马氏体转变.ppt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STS420F马氏体型不锈钢化学成分
回火加热温度:650-750℃;冷却剂:快冷。
屈服强度0.2(MPa):淬火回火,≥535。
淬火后比STS410钢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淬透性。
在室温对稀硝酸和弱有机酸有一定的腐蚀性,但不及STS410钢。
主要用于高强度部件,以及在承受高应力载荷并在一定腐蚀介质中工作的磨损件,如载300℃以下工作的刀具、弹簧,400℃以下工作的轴、螺栓、阀门、轴承等,也用做测量器械、医用工具。
钢的热处理-马氏体转变.ppt
马氏体的强度和硬度与碳含量的关系马氏体的硬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马氏体的强度随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碳含量增至0.6%以上,硬度不再增加,这与钢中残余奥氏体的量增多有关。
碳含量相同时,板条马氏体的强度高于片状马氏体,且碳含量越高,差别越大。
马氏体强化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1)固溶强化;2)Ms点在室温以上的钢,在淬火过程中、室温停留期间及外力作用下,发生自回火过程而导致钢的沉淀强化或时效硬化;3)马氏体相变过程中产生的亚结构的强化,如高密度的位错。
二、马氏体的塑性与韧性低碳钢中的板条马氏体有较好的塑性与韧性,而高碳钢中的针状马氏体韧性很低,脆性高。
原因:①板条马氏体内部具有高密度位错,能作为淬火或回火过程中碳化物的形核地点,形成细微且均匀分布的碳化物;②针状马氏体(孪晶马氏体)在形成时容易产生微裂纹。
马氏体的比容在钢的组织中,马氏体的比容最大,奥氏体的比容最小。
因此,钢淬火时要发生体积膨胀,产生应力、变形甚至开裂。
7马氏体转变的机制1.贝茵畸变机制(1924年)在奥氏体的fcc晶体结构中存在一个轴比(c/a)大于1(1.414)的bct点阵。
原奥氏体的c轴如果适当缩短,a轴相应增长,就会使轴比接近1.05(含碳1%的碳钢)。
解决的问题:(1)碳原子所在的奥氏体八面体间隙位置,转变后被马氏体继承;(2)晶格改建过程中原子位置不变;(3)每个原子只进行小距离的位移。
Fccbct转变的贝茵(Bain)机制贝茵(Bain)机制的缺点(1)晶格变形量超过弹性变形范围;(2)惯习面是{100},与马氏体的实际惯习面不符;(3)不能解释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浮凸现象。
马氏体晶格形成时的宏观运动与微观运动(1)宏观切变,晶格平面夹角及晶格尺寸都发生变化,表面产生浮凸;(2)微观运动的作用是在保持宏观切变产生的晶格不变的情况下,使宏观运动的切变角()最小。
低碳钢中是滑移,滑移面是{112}M,高碳钢中是孪生,孪生面是{112}M。
马氏体相变的宏观变形-浮凸效应马氏体片形成过程示意图(a)滑移;(b)孪生2.库久莫夫-萨克斯切变学说K-S切变机制示意图(a)水平面为{111}的fcc奥氏体(d)fcc奥氏体{111}面的原子分布(b)bct马氏体(c)水平面为{110}M的bcc马氏体(e)第一次切变(f)第二次切变(g)尺寸调整后轴比为1.06的bct(h)bcc马氏体{110}M面上的原子排列K-S模型主切变机制和碳原子位置示意图K-S切变机制的优点(1)原子集体地沿一定方向产生小量位移,小于一个原子间距,意味着马氏体转变不需要热激活;(2)转变前后,各原子相对位置不变;(3)新旧相连续过渡,有惯习面。
K-S切变机制的缺点按K-S切变机制马氏体的惯习面是{111},而实际上除了低碳钢外,其它钢的惯习面是{225}。
3.马氏体转变的位错理论弗兰克1953年提出。
当奥氏体与马氏体之间满足K-S关系且惯习面为{225}时,两相的界面结构为:每隔6个原子面({110}或{112}‘)有一个柏氏矢量为a/2。
的螺型位错,位错与界面一切移动引起马氏体长大。
形状记忆效应1、设某合金的切变模量G为200GPa,合金中析出相颗粒间距为1微米,求位错绕过析出相颗粒的临界切应力。
2、写出下列有序固溶体的晶体结构和点整类型。
Cu3Au,Ni3Al,CuAu,CuZn,NiAlK-S关系示意图2.西山关系(N关系)西山在Fe-30%Ni合金中首先测定出另一种位向关系。
西山关系示意图K-S关系示意图3.G-T关系格伦宁格和特洛亚诺在研究Fe-22%Ni-0.8%C时发现G-T关系。
只有少部分铁合金的片状马氏体具有这种位向关系,一般工业用钢中不存在。
近乎平行,只差1相差2.53马氏体转变的动力学特点一、马氏体的变温(非等温)形成一般情况下,对大多数钢种,在Ms点以下冷却时,马氏体量随温度下降而增加,如果温度停止下降,则除了在该温度下迅速形成一部分马氏体外,转变很快就会停止。
马氏体转变量只决定于转变温度,与保温时间无关。
连续冷却时马氏体转变动力学曲线马氏体转变的速度马氏体形成速度极快,低碳马氏体长大速度约为100mm/s,高碳钢长大速度达到1.02.0103m/s,相当于每一个马氏体片在。
什么是630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原标题:什么是630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2、美标:ASTMA标准:S17400,SAE标准:17-4PH,UNS标准:630,。
4、德标DIN标准:1.45425、欧标EN标准:X5CrNiCuNb16-4。
①密度密度(20℃)/kg/dm3:7.78,。
③比热容(0100℃)/kg/(kg.k):0.46,。
⑸热导率/w/(m.k)500℃-:23,。
⑦线胀系数/(10-6/k)0629℃:12,。
⑨纵向弹性模量(20℃)/GPa:196,。
⑵抗拉强度(RM/MPa):7951310,。
630不锈钢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即要求不锈性又要耐弱酸,弱碱,弱盐腐蚀的高强度部件。
如汽轮机末级动叶片以及腐蚀环境下工作温度低于300度的结构件。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STS420F马氏体型不锈钢化学成分的介绍了,钢的热处理-马氏体转变.ppt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