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L型美国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和性能)
今天给各位分享414L型美国马氏体不锈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和性能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414L型美国马氏体不锈钢
美国不锈钢用于耐蚀性要求高的塑料模,主要钢号有420,414L,440,416。
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和性能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兼有Cr-Ni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较好和马氏体钢强度高的优点,可作为超高强度耐蚀材料在核工业、制造业中应用。
其显微结构细小复杂、综合性能极佳,这些特点主要取决于材料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工艺。
由于工件应用的环境多为存在气流或腐蚀溶液中,工件内表面长期暴露于持续冲击、高温腐蚀的,因此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以求提高表面性能也是十分必要的。
钴基合金具有高耐磨性、耐高温腐蚀性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对PH17-4进行表面强化的材料。
本文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来提高PH17-4不锈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通过对其进行表面堆焊来提高其表面性能,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EPMA)、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仪等研究PH17-4不锈钢热处理及堆焊后的组织形貌及性能。
实验结果如下:1.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后,基体中有均匀弥散的析出物出现,硬度增加,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硬质颗粒粗化,并有逆变奥氏体出现,..。
通过对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已成为高强度不锈钢系列中最有发展前途的钢种之一,它在航空..。
马氏体不锈钢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性能,在航空工业、重型运输、核电等高端应用领域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刀剪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需求。
热处理过程中马氏体不锈钢组织的变化,特别是碳化物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文以7Cr14马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和回火温度对7Cr14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通过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固溶后的7Cr14钢在升温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和碳化物析出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下述主要结论:淬火过程中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7Cr14钢的组织和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7Cr14马氏体不锈钢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
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碳化物数量减少,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
淬火温度从950℃增加到1100℃时,材料的硬度增加,淬火温度增加到1150℃时,材料的硬度明显下降。
相对于淬火温度,淬火保温时间对7Cr14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较..。
通过淬火配分处理可以在马氏体钢的显微组织中引入一定体积分数的残留奥氏体而提高其强塑性。
本研究拟在探讨现有商用4Cr13马氏体不锈钢实施淬火-配分处理的可行性。
论文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测试技术,并结合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Q&P热处理工艺参数对4Cr13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4Crl3钢退火态加热奥氏体化时,温度在1100℃以上才能实现完全奥氏体化,冷却后获得板条马氏体+针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当退火钢不完全奥氏体化时,将得到颗粒碳化物+板条马氏体的混合组织。
2.4Cr13钢完全奥氏体化以后淬火到不同的温度后升温到400℃进行配分处理时,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着淬火温度的降低先增加后减少,在80℃左右出现残留奥氏体的峰值,最多可以获得30%左右的残余奥氏体。
当配分时间恒定时,配分温度由350℃提高到400℃只会使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小幅增加,当配分温度升高到450℃时,残..。
1.4005磁性马氏体不锈钢
虽然1.4005不锈钢不适用于海洋环境等含硫化学环境。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414L型美国马氏体不锈钢的介绍了,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和性能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