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耐腐蚀潜水泵(不锈钢金相分析)
今天给各位分享不锈钢耐腐蚀潜水泵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不锈钢金相分析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2、不锈钢金相分析
不锈钢耐腐蚀潜水泵
目前,尤孚泵业结合市场的需求,研发出来的VP铸造全不锈钢潜水泵,耐腐蚀性高,可以用于海洋平台领域,在运行的过程中,稳定的性能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VP铸造全不锈钢潜水泵的技术参数以及性能优点:。
性能及优点:1、全不锈钢材料使用寿命长;2、防腐性能高;3、PH:2-10之间;4、含沙量≤350克/每立方米。
不锈钢金相分析
晶粒度:GB/T6394、ASTME112。
F-A双相不锈钢中σ脆性相的析出检验:ASTMA923。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GB/T226-1991。
锰(Mn)在不锈钢中的作用研究
锰是比较弱的奥氏体形成元素,但具有强烈的稳定奥氏体的作用。
当钢中铬含量大于14%15%时,为了节约镍,仅靠加入锰是无法获得单一奥氏体组织的。
由于不锈钢中铬含量必须大于17%才能有比较满意的耐蚀性,因此目前工业上已应用并纳入标准的锰代镍奥氏体不锈钢主要是Cr-Mn-Ni-N型钢,如1Cr17Mn6Ni5N和1Cr18Mn8Ni5N等。
锰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作用除脱氧外,一是希望它能稳定奥氏体;二是能改善钢的热塑性,三是借助锰和硫的较强亲和力形成硫化锰,既有利于钢中硫的去处,又有利于消除钢中残余硫的有害作用。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锰在钢中的存在,正是由于硫化锰的形成,常导致铬镍奥氏体不锈钢耐氯化物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的能力下降。
国内在一系列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一些特殊钢厂已把18Cr-8Ni型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锰含量降到了1.0%以下,实际控制在0.5%左右。
这样不仅节约了钢中的锰,而且降低了钢中硫化锰含量,提高了钢的耐点蚀能力。
至于以锰代镍的节镍和无镍奥氏体不锈钢,其耐蚀性主要取决于钢中的铬、镍、钼和氮等元素的含量,而锰作用甚微,这是由锰本身的耐蚀特性所决定的。
目前出现了向高Cr-Ni-Mo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3%10%锰以提高氮在钢中的溶解度(常压下氮量可达0.5%),从而使此类钢在高Cr(20%25%),高Mo(5%8%)条件下仍具有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并抑制有害铬氮化物的析出,且耐蚀性可达到甚至超过一些高镍耐蚀合金的水平。
此类钢的出现填补了长期以来不锈钢与高镍耐蚀合金之间缺少高耐蚀性、高牌号的高铬钼不锈钢的空白。
代表性牌号有00Cr24Ni22Mo7Mn3CuN0.5(654SMo)。
在Cr-Ni奥氏体不锈钢中,钢中锰量降低(<2%以后),钢的耐蚀性能提高。
研究锰>2%时,对0Cr25Ni5Mo3双相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但当钢中锰量达约8%时,也没有观察到钢中相量有任何变化。
Mn对钢的强度,塑性也没有明显的影响,仅当Mn≥5%后,钢的硬度有所提高,这与钢中相及其它析出相的存在有关;在750-950℃时效,Mn有强烈促进相形成的作用并显著降低钢的韧性;随钢中锰量增加,其耐点蚀性能下降,这些性能的下降与MnS的形成或相析出,铬的贫化有关。
Cr-Ni-Mn-N奥氏体不锈钢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广泛研究的不锈钢种类。
其初的目的主要是将奥氏体形成元素N、Mn加入钢中,以替代贵重金属Ni,从而节约资源,解决Ni资源匮乏的问题。
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加压冶金技术的出现,使得常压下在钢中溶解度很小的N能更多地加入钢中,目前已可以加到2.3%。
N加入的主要作用一是显著提升钢的力学性能,二是明显增加钢耐局部腐蚀的能力。
NieqNi+0.12Mn-0.0086Mn2+30C+18N+0.44Cu。
N对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突出表现为:N在显著提高不锈钢强度的同时,并不降低材料的塑韧性,这为研究高强高韧钢提供了途径。
工业用钢表明,N的加入,使不锈钢的强度比不含N的钢提高2~3倍。
此外,N也提高不锈钢的抗蠕变、疲劳、磨损能力。
N提高屈服强度主要有四个途径:固溶强化;晶粒尺寸效应;形变硬化;沉淀硬化。
N对不锈钢耐蚀性能的有益作用表现在耐晶间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
N对晶间腐蚀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认为,N含量在0.16%以下,对耐晶间腐蚀有益。
N对晶间腐蚀的作用机理主要有:N延缓富Cr碳化物的形核和长大过程;降低Cr在钢中的活性;形成氯化铬沉淀,减少Cr的析出。
相比之下,N对点腐蚀、缝隙腐蚀的有益作用更为明显。
Wirksumme点蚀当量公式很好地表述了氮在这方面的良好作用:。
Grabke报道了氮对临界点蚀温度(CPT)和临界缝隙腐蚀温度(CCT)的影响:。
CCT(℃)3.2%Cr+76%Mo十10.5%N-81。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不锈钢耐腐蚀潜水泵的介绍了,不锈钢金相分析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