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能用不锈钢吗?哪些东西不能放(不锈钢为什么要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
很多人不知道微波炉能用不锈钢吗?哪些东西不能放的知识,小编对不锈钢为什么要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微波炉能用不锈钢吗?哪些东西不能放
微波炉主要依靠三个特性来运行,穿透,吸收和反射。
微波通过穿透容器,直接对食物中的水分子、蛋白质、糖分以及其它极性分子进行加热,将微波动能转化为食物的热能量,食物就这样能够被加热,但是不锈钢能反射微波,因此如果你的食物是用不锈钢容器装着的,那么微波将没办法加热,可以用纸质容器,陶瓷容器或者玻璃容器。
而这么做不仅仅在做无用功,而且对微波炉也能造成损坏。
微波炉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磁波若不能被食物吸收,而被不锈钢容器反射,等到电磁波反射能量足够高的话就会对微波炉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
在电磁学当中有一个知识点:放电能力与物体的曲率正相关,即弯曲越厉害的物品越容易放电。
弯曲的不锈钢容器放入微波炉当中,极容易产生电火花。
不锈钢为什么要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
通过固溶处理,歪扭的晶格恢复,伸长和破碎的晶粒重新结晶,内应力消除,不锈钢锻件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上升。
对于不锈钢锻件而言,固溶处理的3个要素是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一般说来,合金元素种类多、含量高的牌号,固溶温度要相应提高。
特别是锰、钼、镍、硅含量高的钢,只有提高固溶温度,使其充分溶解,才能达到软化效果。
实验证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就会随钢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则是成正比例的.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就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指金属或合金工件(如低碳钢等)经固溶处理,从高温淬火或经过一定程度的冷加工变形后,在较高的温度放置或室温保持其性能,形状,尺寸随时间而变化的热处理工艺。
一般地讲,经过时效,硬度和强度有所增加,塑性韧性和内应力则有所降低。
含碳较高的钢,淬火后立即获得很高的硬度,但其塑性变得很低。
但铝合金淬火后,强度或硬度并不立即达到峰值,其塑性非但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经相当长时间(例如46昼夜)的室温放置后,这种淬火合金的强度与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则有所下降。
这种淬火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叫做时效。
室温下进行的时效叫自然时效,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时效叫人工时效。
时效处理是把材料有意识地在室温或较高温度存放较长时间,使之产生时效作用的工艺。
请问什么是无磁不锈钢?包括那些材质?
1.奥氏体型:如304、321、316、310等;。
奥氏体型是无磁或弱磁性,马氏体或铁素体是有磁性的。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钢的磁性,可通过高温固溶处理开恢复稳定奥氏体组织,从而消去磁性。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不锈钢带弱磁性或完全不带磁性,应判别为304或316材质;如果与碳钢的磁性一样,显示出强磁性,因判别为不是304材质。
在钢中含铬量大于12.5%以上,具有较高的抵抗外界介质(酸、碱盐)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
根据钢内的组织状况,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型、铁素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奥氏体型,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依据国家标准GB规定,共有55个规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较多的奥氏体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镍不锈)和马氏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不锈铁,但不科学,易误解,应回避)两大类。
奥氏体型不锈钢典型的牌号为0Cr18Ni9,即304和1Cr18Ni9Ti。
马氏体型不锈钢就是我们制造刀剪的不锈钢,牌号主要有2Cr13、3Cr13、6Cr13、7Cr17等。
由于这两类不锈钢组织成分的差异,使其内装金属显微组织也不相同。
奥氏体型不锈钢由于在钢中加入较高的铬和镍(含铬在18%左右,Ni在4%以上),钢的内部组织呈现一种叫奥氏体的组织状态,这种组织是没有导磁性的,不能被磁铁所吸引。
常用来作装饰材料,如不锈钢管、毛巾架、餐具、炉具等。
因为刀剪具有剪切物品的功能,必须有锋利度,要有锋利度必须有一定的硬度。
这类不锈钢必须通过热处理使其内部发生组织转变。
但这类不锈钢内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具有导磁性,可被磁铁吸引。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微波炉能用不锈钢吗?哪些东西不能放的介绍了,不锈钢为什么要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