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不锈钢牌号国家标准.doc(不锈钢表面处理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最新不锈钢牌号国家标准.doc的知识,小编对不锈钢表面处理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中国最新不锈钢牌号国家标准.doc
不锈钢表面处理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但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表面处理技术发展程度。
1.1.2常见不锈钢:有鉻不锈钢,含cr≥12%以上;镍鉻不锈钢,含cr≥18%,含ni≥12%。
1.2.1表面本色白化处理: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
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种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
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性较大,逐渐被淘汰。
⑵化学法: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
1.2.3表面着色处理:不锈钢着色不仅赋予不锈钢制品各种颜色,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产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⑴化学氧化着色法:就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形成膜的颜色,有重铬酸盐法、混合钠盐法、硫化法、酸性氧化法和碱性氧化法。
一般“茵科法”(inco)使用较多,不过要想保证一批产品色泽一致的话,必须用参比电极来控制。
⑶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化学法:就是将不锈钢工件放在真空镀膜机中进行真空蒸发镀。
例如:镀钛金的手表壳、手表带,一般是金黄色。
⑸气相裂解着色法:较为复杂,在工业中应用较少。
不锈钢表面处理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产品结构、材质、及对表面不同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2.1.2表面划伤:各种划伤对钝化膜的破坏,使不锈钢保护能力降低,易与化学介质发生反应,产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2.2.2切割:割渣、飞溅等易生锈物质的附着与腐蚀介质形成原电池而产生电化学腐。
2.2.4焊接:焊接区域的物理缺陷(咬边、气孔、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和化学缺陷(晶粒粗大、晶界贫铬、偏析等)与腐蚀介质形成原电池而产生电化学腐蚀。
2.2.6钝化:酸洗钝化效果不好造成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不均匀或较薄,易于形成电化学腐蚀。
因此,在不锈钢产品在加工作业过程中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尽量避免锈蚀条件和诱因的产生。
实际上,许多锈蚀条件和诱因(如划伤、飞溅、割渣等)对于产品的外观质量也有显著的不利的影响,也应该和必须加以克服。
3.1焊缝缺陷:焊缝缺陷较严重,采用手工机械打磨处理方法来弥补,产生的打磨痕迹,造成表面不均匀,影响美观。
3.3划痕难除去:整体酸洗钝化,也不能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划痕去掉,并且也不能去除由于划伤、焊接飞溅而粘附在不锈钢表面的碳钢、飞溅等杂质,导致在腐蚀介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而生锈。
3.5酸洗能力有限:酸洗钝化膏并不是万能的,对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而产和黑色氧化皮,较难除去。
3.7设备因素:在型材、板材卷弯、折弯过程中,造成的划伤和折痕也是处理后产生锈蚀的主要原因。
4.1.2不锈钢件吊装:吊装时,应采用专用吊具,如吊装带、专用夹头等,严禁使用钢丝绳以免划伤表面;并且在起吊和放置时,应避免冲击磕碰造成划伤。
⑴剪切:剪切时,应与送进支架隔离,落料斗也应铺以橡胶垫,避免划伤。
⑶锯切下料:锯切下料时,夹紧应加以胶皮保护,锯切后应清理工件上的油污、残渣等。
4.2.4成型加工:在卷板、折弯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不锈钢件表面划伤和折痕。
4.2.6焊接:不锈钢件焊接前必须认真清除油污、锈迹、灰尘等杂物。
焊接时尽量采用氩弧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时应采用小电流、快速焊,避免摆动。
严禁在非焊接区域引弧,地线位置适当、连接牢固,以避免电弧擦伤。
焊接时应采取防飞溅措施(如刷白灰等方法)。
焊后应用不锈钢(不得采用碳钢)扁铲彻底清理熔渣和飞溅。
4.2.8焊缝:焊缝接头应修磨,焊缝表面不得有熔渣、气孔、咬边、飞溅、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不得低于母材。
4.2.10搬运:不锈钢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搬运时,应用运输工具(如小车、电瓶车或天车等),并应洁净有隔离防护措施,以防灰尘、油污、铁锈污染不锈钢。
严禁在平台或地面直接拖拉,严禁磕碰和划伤。
4.3.1清理打磨:如有损伤应打磨,尤其与碳钢件接触造成的划伤和飞溅、割渣造成的损伤必须认真彻底地清理打磨干净。
4.3.3除油除尘:不锈钢件在进行酸洗钝化前,必须按工艺清除油污、氧化皮、灰尘等杂物。
4.3.5酸洗钝化:不锈钢件的酸洗钝化必须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钝化。
4.3.7保护:不锈钢件表面处理完毕后,应做好防护,避免人员抚摸和油污、灰尘等杂物的二次污染。
抗菌不锈钢的具体作用?
抗菌金属功能材料主要利用金属功能材料中所含必须元素的广谱抗菌性,通过使用过程中的持续性离子释放而实现材料的终身抗菌特性。
以常用的抗菌元素铜为例,含铜抗菌不锈钢利用时效时期产生的富铜相实现材料的长久抗菌性能。
铜离子杀菌历史十分悠久,同时铜也是钢铁及其它类型合金中常见的一种合金化元素,加入铜元素可提高钢的强度和耐均匀腐蚀性能,并改善钢的冷变形加工性能,这为研发通过合金化途径来发展自身抗菌功能的新型含铜医用金属材料创造了条件。
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机理如下图所示:抗菌不锈钢经过热处理后,基体中存在大量的富铜析出相。
这些析出相通过与使用环境的作用,在材料表面释放微量的铜离子参与杀菌,同时,铜离子也是人体必摄入元素之一,人体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含铜抗菌不锈钢,该钢所释放的铜离子量在不超过人体所需最高指标的同时,有效补充了人体或动物总的铜元素摄入。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中国最新不锈钢牌号国家标准.doc的介绍了,不锈钢表面处理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