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硬化钢17-7PH热处理CH900(原创13-8MoPH沉淀硬化不锈钢)
今天给各位分享沉淀硬化钢17-7PH热处理CH900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原创13-8MoPH沉淀硬化不锈钢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沉淀硬化钢17-7PH热处理CH900
17-7PH具有高强度和硬度、优异的疲劳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热处理时的最小变形。
它很容易在退火条件下成型,然后通过简单的热处理达到RH950和TH1050条件,硬化到高强度水平。
条件CH900的异常高强度提供了许多优点,其中允许有限的延展性和可加工性。
在热处理条件下,这种合金可在高达900F(482C)的温度下提供卓越的机械性能。
固溶处理是不稳定的奥氏体,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和加工性,经过调整,使奥氏体析出碳化物成分发生变化,然后经过马氏体转变,大部分组织转变为韧性较好的低碳回火马氏体,这种状态是钢的用途,有良好的中温机械性能。
(microhm-cm)(所有条件):60F(20C):80。
在300F(149C):9.5(16.5)。
70-200F(21-93C):8.5x10-5(15.3)。
70-600F(21-315C):9.5x10-5(17.1)。
极限拉伸强度:180KSImin(1240MPamin)。
屈服强度:(0.2Offset)190KSImin(1310MPamin)。
极限拉伸强度:240KSImin(1655MPamin)。
原创13-8MoPH沉淀硬化不锈钢
13-8合金在固溶退火状态下为马氏体组织,通过较低温度的热处理进一步强化,在合金中析出强化相。
与17-4合金一样,13-8合金只需要简单的热处理,即在950F(510C)至1150F(620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一步工艺,具体取决于所需的强度和韧性的组合。
大约950F(510C)的热处理产生最高强度。
不应使用还原性气氛,因为可能会造成氢污染。
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热处理
这五类不锈钢中,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比较好,但不能通过热处理调整强度,不适合做强度要求较高的工件;马氏体不锈钢虽然能通过热处理方法调整其性能,可以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但耐腐蚀性能较差,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沉淀硬化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奥氏体不锈钢相当接近,同时又具有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处理方法调整机械性能的特征,从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四类沉淀硬化不锈钢中,第1、3、4类不锈钢热处理方法一般为“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只有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热处理方式最为复杂。
以0Cr17Ni7Al(17-7PH)为例,热处理一般有三种组合方式:。
2、固溶处理加工调整处理冰冷处理时效处理。
任何一种沉淀硬化不锈钢,都要进行固溶处理。
主要是利用某些沉淀相析出的元素,在高温时溶解度大,低温时溶解度小的特点,通过高温加热,使可沉淀元素充分地溶于基体组织中,保证在后面的冷却过程中处于过饱和状态,为下一步的时效过程中能大量充分地弥散析出创造条件。
众所周知,为提高马氏体点,降低奥氏体的稳定性,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使奥氏体中碳和合金元素析出,降低基体中合金元素的浓度,这样在冷却时,由于奥氏体稳定性降低,马氏体转变点提高,调整处理后原奥氏体将转变为马氏体。
在此基础上进行时效处理,会获得比较好的强化效果。
调整处理的加热温度有2种:760℃左右、960℃左右。
冰冷处理的目的,是使调整处理后还存在的奥氏体能继续向马氏体转变。
冰冷处理的温度一般采用-73℃,通常保温8h以上,确保奥氏体的充分转变。
采用-73℃的冰冷处理是因为这个温度已经低于经过960℃调整处理后的Ms点温度(-70℃~-60℃)。
为保证冰冷处理的效果,在调整处理后应尽快进行冰冷处理,以防止奥氏体陈化,影响冰冷效果。
17-7PH钢的冷变形加工处理,主要是冷拔和冷轧获得丝材、薄板材、带材的冷加工变形过程。
有试验结果表明,冷变形量大于50%时,才会突显强化作用。
时效处理温度的确定主要根据对性能的要求和时效处理前的调整处理工艺。
2、固溶处理后采用960℃左右温度调整处理,再进行一次-73℃左右的冰冷处理,时效温度采用510℃左右,空冷;。
时效温度的控制要更准确,最好控制在工艺温度5℃范围内,保温时间要比固溶保温时间延长1-2倍,以保证沉淀相的充分析出。
固溶处理(1040-1050℃)加工调整处理(760℃)时效处理(560℃)。
固溶处理(1040-1050℃)加工调整处理(960℃)冰冷处理(-73℃)时效处理(510℃)。
固溶处理(1040-1050℃)冷变形处理时效处理(490℃)。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沉淀硬化钢17-7PH热处理CH900的介绍了,原创13-8MoPH沉淀硬化不锈钢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