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doc

博主:adminadmin 2022-11-16 23:48:06 条评论
摘要:【摘要】本文分析了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降低焊接接头抗晶间腐蚀能力、热裂纹和焊接接头脆化等问题,并从焊接材料选用或者焊接工艺制定等方面提出防止措施。大部分的机械设备和工程结构都要受到大气和雨水的腐蚀,特别是在工业区还会受到各种工业废气的浸蚀;船舶、海洋结构和码头设施会受到海水和海洋气体的腐蚀。据统计,全世界所有的金属制品中,每年由于腐蚀而报废的重量,约为金属...

  【摘要】本文分析了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降低焊接接头抗晶间腐蚀能力、热裂纹和焊接接头脆化等问题,并从焊接材料选用或者焊接工艺制定等方面提出防止措施。

  大部分的机械设备和工程结构都要受到大气和雨水的腐蚀,特别是在工业区还会受到各种工业废气的浸蚀;船舶、海洋结构和码头设施会受到海水和海洋气体的腐蚀。据统计,全世界所有的金属制品中,每年由于腐蚀而报废的重量,约为金属年产量的1/3。奥氏体不锈钢有更优良的耐腐蚀性;强度较低,而塑性、韧性极好;焊接性能良。目前奥氏体不锈钢在石油、化工、海洋开发、国防工业和一些尖端科学技术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是应用最广的不锈钢。研究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对发展耐蚀钢的焊接结构具有非常重大的经济意义。

  1、焊接接头的抗腐蚀性

  焊接时,奥氏体不锈钢母材类型和所用的焊接材料与工艺不同,可能产生焊缝的晶间腐蚀、熔合区和过热区的“刀蚀”和热影响区中的敏化温度区的晶间腐蚀。

  多层多道焊接时,前面已焊焊缝处于敏化温度区时,会产生晶间贫铬;使用时接触腐蚀介质,就会发生晶间腐蚀。防止焊缝焊缝晶间腐蚀,可选用含钛或铌稳定剂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也可选用超低碳焊接材料。还可以选用焊缝有少量铁素体组织的焊接材料和熔合比。

  由于焊接热循环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都非常快,因此焊接热影响区的敏化温度区略高于热处理敏化温度区,在600~1000℃范围。防止热影响区晶间腐蚀的措施:选用含钛或铌的奥氏体不锈钢母材,或选用超低碳的奥氏体不锈钢母材;在焊接工艺上选用小线能量焊接、快速冷却的焊接工艺等,以减少在敏化温度区范围的停留时间,减少晶界Cr23C6的产生。

  含钛或铌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热影响区紧邻熔合线的过热区。温度超过1200℃,TiC或NbC全部溶解于奥氏体中,冷却时部分固溶的碳原子扩散并偏聚在奥氏体晶界上。在随后的多层焊处于600~1000℃的敏化区,晶界上碳原子浓度增大,与铬结合成Cr23C6,造成晶间贫铬。使用时,在一定的腐蚀介质作用下,将从表面开始产生晶间腐蚀,直至形成刀状腐蚀的的破坏,简称“刀蚀”。防止“刀蚀”的措施:选用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母材(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不会产生刀蚀),在焊接顺序上安排接触腐蚀介质表面上的焊缝最后焊接。

  根据不锈钢设备与制件的应力腐蚀断裂事例和试验研究,可以认为:在一定静拉伸应力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特定电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现有的不锈钢均有产生应力腐蚀的可能。应力腐蚀最大特点之一是腐蚀介质与材料的组合上有选择性。容易引起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主要是盐酸和氯化物含有氯离子的介质,还有硫酸、硝酸、氢氧化物等介质。应力主要是焊接残余应力。因此,防止应力腐蚀主要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焊后热处理;以及焊接工艺采取措施减小残余应力。例如,结构设计时要尽量采用对接接头,避免十字交叉焊缝,Y形坡口改为X形坡口;适当减小坡口角度;采用短焊道焊;采用小线能量;适当的焊后锤击、表面抛光、表面喷丸等。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比较容易产生热裂纹。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产生热裂纹的原因:一是单相奥氏体焊缝易形成方向性强的柱状晶组织,硫、磷、镍、碳等元素形成的低熔点共晶杂志偏析比较严重;二是不锈钢导热系数小、线膨胀系数大,导致焊接应力比较大(一般是焊缝和热影响区受拉应力)。

  (1)冶金措施

  ②调整焊缝化学成分。选用双相组织的焊条,使焊缝形成奥氏体的少量铁素体的双相组织,以细化晶粒,打乱柱状晶方向,减小偏析严重程度。铁素体的质量分数控制在3%~8%(5%左右)。过多的铁素体会使焊缝变脆。对于镍的质量分数大于15%的奥氏体不锈钢不能采用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组织来防止热裂纹。因为铁素体在高温(>650℃)下长期使用,会析出相,使焊缝脆化。可采用奥氏体和碳化物的双相组织焊缝,亦有较高的抗热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