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的晶粒度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碳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的晶粒度控制方法。
此外,由于钢板在固溶时厚度方向传热的影响,要使钢板厚度中心同钢板表面有相同的固溶效果,必须保证钢板在工艺温度下停留足够的时间,因此,钢板表面通常比中心在高温段停留的时间长,因此会引起表面晶粒度粗大,很难保证全厚度方向晶粒均匀,表面最粗晶粒可达2级,同时中心晶粒度只有4级,晶粒度不均匀的钢板对钢板的使用性能如耐晶间腐蚀性能、高温强度、疲劳持久强度等等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碳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的晶粒度控制方法,目的在于使钢板全厚度方向晶粒度等级一致,同时钢板具有良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能够合格通过650℃敏化2小时的晶间腐蚀检测。
(1)第一级保温,钢板开进常化炉的1~3区,炉温设定值控制为60010℃,保温时间控制为50~60min;
(3)第三级保温,4~6区保温结束后,钢板开进常化炉的7~9区,炉温设定值控制为105010℃,保温时间控制为40~50min;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高碳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的晶粒度控制方法中,所述高碳奥氏体不锈钢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化学成分为c:0.04~0.05%、si:≤0.60%、mn:1.00~2.00%、p:≤0.02%、s:≤0.003%、cr:17.00~18.00%、ni:11.5~12.5%、mo:2.5~2.7%、n:0.04~0.06%。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高碳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的晶粒度控制方法中,所述高碳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是316h不锈钢中厚板。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2是经本发明的高碳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的晶粒度控制方法处理后的钢板表面晶粒扫描电镜图。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高碳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的晶粒度控制方法包括对热轧制得的高碳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进行热处理,如图1所示,所述热处理包括:
(2)1~3区保温结束后,钢板开进4~6区进行第二级保温,炉温设定值为101010℃,保温时间为50~60min,在钢板组织晶粒不发生长大的前提下使钢板在升温过程中析出的第二相逐步溶解,同时使钢板全厚度方向温度均匀;
(4)钢板从常化炉出炉,快速开进淬火机,将淬火机的水量和压力开至最大,并将钢板停留在淬火机内2min,使钢板全厚度方向的温度迅速降至室温。
利用实施例1的高碳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的晶粒度控制方法对规格为厚度68mm宽度3000mm长度7000mm的316h热轧钢板进行热处理,该316h热轧钢板按质量百分数(%)计的成分为c:0.045%、si:0.43%、mn:1.52%、p:0.0015%、s:0.001%、cr:17.55%、ni:11.78%、mo:2.5%、n:0.048%。
钢板进常化炉之前将常化炉温度设定为:1~3区600℃;4~6区1010℃;7~9区1050℃;
开始600℃的第一级保温,保温时间控制为60min;
开始1010℃的第二级保温,保温时间控制为60min;
开始1050℃的第三级保温,保温时间控制为40min;
经实施例1的高碳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的晶粒度控制方法处理后的钢板,取其晶间腐蚀试样,在650℃敏化2小时后,晶间腐蚀检测完全合格,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钢板表面晶粒度与中心晶粒度等级一致,晶粒度尺寸均在60~70m之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