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原标题:如何减少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如何形成
晶间腐蚀如何减小晶间腐
普通奥氏体不锈钢在多层焊时,后一道焊缝热影响区正是前一道焊缝的焊缝金属。当此“热影响区”达到敏化温度的区域,在晶界上容易析出铬的碳化物,形成贫铬的晶粒边界,这个区域与腐蚀介质接触时,则会产生晶间腐蚀。防止焊缝晶间腐蚀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选择耐晶间腐蚀的焊接材料。目前最常用的是超低碳、含nb(或ti)稳定化元素和含有少量铁素体(一般要求铁素体含量为4%~12%)的焊接材料。根据母材和腐蚀环境的不同,也可选择同时满足以上述三种要求的材料(如e347l焊条)。在焊接工艺上,要求控制层间温度,一般低于150℃,采用小线能量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可以减小敏化温度区域,防止晶粒长大和碳化物的析出,以减小焊缝晶间腐蚀倾向。
无论是单道焊缝还是多道焊缝,热影响区内的敏化区总是存在的,这就存在着晶间腐蚀的可能。在焊接工艺上。选择线能量较低的焊接方法,或尽可能降低焊接规范,控制层间温度。加快冷却速度。使敏化温度区间停留时间尽可能缩短,减小热影响敏化区的宽度,从而减轻晶间腐蚀。防止热影响区晶间腐蚀的最好办法是选用合适的母材,如采用含tinb的稳定化奥氏体不锈钢,含一定数量铁素体的奥氏体不锈钢及超低碳的奥氏体不锈钢。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获取最新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