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210419 学习笔记一:奥氏体、珠光体
钢材在温度高于723℃时,存在奥氏体。奥氏体为碳在-Fe中的固溶体,溶碳能力较强,高温时含碳量可达2.06%,低温下降至0.8%。其强度、硬度不高,但塑性好。碳钢处于红热状态时即存在这种组织,这时钢易于轧制成型。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在加热转变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比较细小,晶粒边界呈不规则的弧形。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或保温,晶粒将长大,晶粒边界可趋向平直化。铁碳相图中奥氏体是高温相,存在于临界点A1温度以上,是珠光体逆共析转变而成。钢材中的铁素体系碳在-Fe中的固溶体,由于-Fe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间空隙小,溶碳能力较差,故铁素体含碳量很少(小于0.02%),由此决定其塑性、韧性好;但强度、硬度低。珠光体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含碳量较低(0.8%),层状结构,塑性较好,强度和硬度较高。马氏体转变同样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Ms-Mz)连续进行的,当温度达到Ms点以下,立即有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1、奥氏体是最密排的点阵结构,致密度高,故奥氏体的体积质量比钢中铁素体、马氏体等相的体积质量小。因此,钢被加热到奥氏体相区时,体积收缩,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珠光体等组织时,体积膨胀,容易引起内应力和变形。
3、一般钢中的奥氏体具有顺磁性,因此奥氏体钢可以作为无磁性钢。然而特殊成分的FeNi软磁合金,也具有奥氏体组织,却具有铁磁性。
上一篇:新人贴
发表评论